体制内,如何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
原创主任 tz主任答疑解惑
体制主任说:
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无论体制内、外,领导说话总喜欢绕弯子,很简单一句话却有弦外之音,喜欢说半句留半句,甚至说的话跟自己内心的想法相反,其实,这种虚虚实实是一种工作生活艺术,也是一种必然存在。
做领导的,说话云山雾罩,总是不把话说不明白,什么意思全靠猜,为什么会这样?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开始也不明白,直到后来接触了好多领导,慢慢自己也当上了领导才算明白了,但凡做领导的,最怕的就是把话说明白。
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三点:不能说明白,不想说明白,真TMD不能说明白。
我们说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着很多潜规则,其中有一条基本人人都用过,在与人交流方面,不把话说透,点到即止,才是大智慧。
尤其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需要用隐晦和暗示的语言,说得太明白了,领导就被动了。
你想想领导能犯错吗?不能,否则他还怎么领导别人、怎么保住位置?但领导也不是神,想让自己永远正确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故意不把话说明白,往左理解也行,往右理解也行,反正就是不说太具体,让下面琢磨着干,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他不说明白,领导具有最终解释权,永远不会陷入被动。
《大明王朝1566》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任何一句话,你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
比方说送礼的时候,怎么分辨是真不收还是假不收?有的领导会说你把礼物拿回去哈,不然明天我就送纪委去,或者让司机给你送回去,那样就不好了,你该怎么说?
比如采购要用某家单位,但事情要有下面人来办,他能跟你明说吗?显然不能,说了把柄就落在了下面。
他只能暗示:你们要考虑更全面些嘛,可以多接触些新的单位嘛,你看看这份资料…
领导在说话的时候,在安排工作任务的时候,其实他也是在观察和考验一个下属的情商和领悟。
在考察他有没有悟性,并且会把作为以后能不能提拔使用的一个标准。
所以,他必须云山雾罩,让你去猜,猜得准的,合领导意的,会被领导认为通透,有悟性,逐步会被领导培养成心腹。
不合领导意的,或者完全没懂起的,会被领导认为是榆木疙瘩,傻乎乎的,逐步会被领导边缘化,成长的空间就很小了。
善听“弦外之言”,懂得洞察领导的真实意图,也是职场必须修炼的一项本领。
本文就从五大方面谈一谈如何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
全文共6000余字,纯干货!
一、熟悉不同的领导风格,正确的区分不同领导的个性、特点和爱好。
领导其实它有不同的类型,我自己在领导身边工作,也和几任大领导打过交道,我就发现其实每一任领导他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领导他属于这种权力型的,就是喜欢大包大揽,喜欢一言堂,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
而有的领导他就属于谨小慎微型的,就是什么事情都喜欢说研究,喜欢征求不同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
有的领导是属于事业型的领导,一般这种领导还比较年轻,仕途还有上升的空间,工作上一般来说要求非常高;
有的领导就属于混日子等退休的,只要不出事就行了。他不喜欢把工作搞得太复杂,太认真,得过且过。
所以说我们在如何领悟领导意图的时候,你首先就必须先认识到你的领导的个性是什么样的?
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你根据他的个性特点,用一句比较庸俗的话来讲叫做投其所好,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办得让领导放心,领导满意。
也就说我们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去做事情,不能单纯的从事的角度出发去做事情。
所有的原则、所有的技巧、所有的方法,都不要本本主义,要活学活用。
写在最后:
领悟领导意图就是要正确的区分不同领导的个性特点和爱好,就一定不能用一个固定、不变的套路去应对所有的领导。
第二就是要善于把握领导的立场和利益,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利益也决定了领导的态度和方向,你把握住了利益,就把握住了破解领导意图的钥匙。
第三点就是领悟真实意图,要听其言,观其行。
第四点就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比较放松的场合,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真实的意图。
最后一点,和大家说了领悟领导意图的几个小技巧,第一个是要多问的,不要怕不好意思。
第二就是适当的时候可以复述一遍,或者说解释一遍领导的原话。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