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存不下钱?

为什么你存不下钱?
赢在8小时之外

最近两年多,经济状况是什么样,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活得最累的,是那些身负债务,但是还丢了工作的人。没办法在办公室里做白领,又不愿意进厂拧螺丝,只好白天去送外卖,晚上开滴滴。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没什么债务,月薪也有一万多,但就是存不下钱,什么资产都无法拥有。
很多人也咨询过我这个问题,就是关于“花钱、存钱、投资”的逻辑。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愿意跳出圈外,以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每一次消费行为和存钱行为,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你存不下钱,是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不希望你存到钱。

为什么会这样?
当你手里的钱多了,你就不想工作了。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不工作,那么社会就运行不下去了,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去干活啊。
所以,每当你的存款稍微多一点,社会就会想办法把你的钱包掏空,最好还让你欠银行一些钱。这样你才会拼命去工作,社会才能调动更多的劳动力。
所有的媒体、社会舆论都在鼓励你买最新款的 iPhone,好看的包包,精致的下午茶,豪华轿车,需要掏空 6个钱包才能勉强交首付的房子..….越是贫穷的人越抵挡不了这些诱惑。
另外,还有很多砖家鼓吹,如果把钱存起来的话,会贬值,会缩水的,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把钱投资出去,换成资产…

结果就是,每当你的钱包稍微充裕一些,上面这两个魔鬼就会出来作祟,
占领你的心智,让你乖乖把钱掏出来,然后自己就只能继续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去。
要知道,消费主义绝对无法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和解脱,反而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空虚和对未来的绝望。
靠购买精致生活来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无异于饮鸩止渴。
另外,砖家不会告诉你,普通打工者能买到的资产,大概率都是垃圾资产,买到手就相当于砸到手里了。
因为你根本没有识别优质资产的眼光啊,如果有的话,你还会去打工吗?

关于理财,我比较喜欢看的一个频道是CNBC Make lt,里面采访的大部分都是实现财务自由的美国年轻人。
这些被采访的人,绝对不是你想象中的富二代,或者企业家,他们都是家境普通、资质平平的年轻人。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己的被动收入/半自动收入,能完全覆盖掉自己的日常支出(而且生活品质绝对不低)。
我看了几十个采访案例,发现他们都一些共同点,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7条,希望对各位有启发,主要是投资理财、消费习惯方面的建议。

1.他们都摆脱了消费主义的控制。
他们绝对不会购买最新款的iPhone,不会去星巴克喝咖啡,不会购买奢侈品包包和首饰,不会开所谓的豪华汽车…..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上面这些消费行为,虽然可能获得一些快乐和成就感,但是维持的时间极短,可能就几天吧,甚至是几小时,还不如把钱拿出来进行投资。
相信大家也都有过这种感触,自己购买奢侈品的快乐,仅仅存在于刷卡的瞬间。
购物引发的多巴胺的分泌是一个抛物线的过程。
进店选购的时候,快乐逐渐积累,刷卡的瞬间快乐达到顶峰,只要你出了店,多巴胺的分泌会瞬间降下来,等你回到家里的时候可能残存很少了。
这时候你甚至会把奢侈品收纳起来,甚至每年穿戴不了几次。

此隐藏内容仅限VIP查看升级VIP

7.学会享受生活。
在精神方面,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信仰(这个不方便多写)。
在感情方面,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大概率是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的,不是被
父母安排的,也不是为了钱而结婚的,所以找到自己灵魂伴侣的概率也比较大。
在亲情方面,他们每周一定会抽出时间来陪家人,而且大多数都养了宠物。
另外,时间和财务一旦比较宽裕之后,就会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空出来,有的人会选择跟伴侣去旅行,有的选择去玩音乐,有的人选择设计艺术……..
总之呢,一旦实现财务自由之后,身体一定是自由的,灵魂也一定是自由的。
我们的现状跟发达国家虽然有区别,但是很多理财、投资的理念是相通的。归根结底就是两句话:克制没必要的消费,多开发能带来现金流的被动收入途径。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