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颠覆认知的世界真相:生存法则、统治法则、阶层法则

三个颠覆认知的世界真相:生存法则、统治法则、阶层法则

在社会上生存,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
这就好比玩一个网络游戏,你先要了解这个游戏的宏观世界,熟悉这个世界的设定、规则和各种套路,才有可能成为玩家里高手。
同样的道理,现实世界也有它的设定、规则以及各种各样的套路,只不过现实世界比游戏世界更复杂、更混乱、更难以控制。
何况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游戏里自己是玩家,但到了现实世界,自己其实只能算是个路人甲的NPC 角色。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对这个现实世界的认知,其实是非常非常少的,这样的情况下,不管你对未来、对人生有什么想法,其实都是幻想,注定无法实现。

你只有对社会运行规则和套路有了足够认知,认知上有足够的提升,才有可能在这个现实世界获得一席之地。
不同的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深度不同,对真实社会的见解不一,因此会在认知上产生很大的差别。
最低级的认知,是依靠眼睛来认识世界,眼睛看到了什么,便认为世界是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眼睛看到的是田地、庄稼,便认为世界就是耕种、收获;
眼睛看到的是工厂、机械,便认为世界就是锻造、生产;
眼睛看到的是写字楼、电脑,便认为世界就是敲键盘、发工资。

中等的认知,是以自我来认识世界,眼睛所见的,不一定是真实或者全部,心之所及,才是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明白了所见所闻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于是开始用心去感悟世界,不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还要追寻诗意的远方,自我能够放大,它能触及的范围,就是世界的样子。

上层的认知,是用超我来认识世界,忘掉自我情感、人际关系、生活见闻,用最客观理性的姿态去俯瞰整个世界,看清这个世界的轮廓、骨骼、血脉与运动规律。
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水,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只不过不是表象的世界、浅层次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所以,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真实世界的运行法则,是什么样的?
对这些世界底层规则的认知,是我们能成为玩家还是NPC 的关键。而要了解世界底层规则,就要从人类社会的根子里去观察。
这些规则之中,生存法则、统治法则、阶层法则是最重要的三个。

一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是人类世界的根本法则,因为其他法则都是从生存法则衍化出来的。
在人类还未出现,社会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天地间只有自然规则,只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植物和动物。

这时的人类,只是千万种动物中的一类,直到亿万年的进化之后,人类这个物种才从动物化成人形。
人类本质上,首先是动物,其次才是人。

人类从一诞生开始,就处于自然食物链之中,和自然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族群一样,人类最根本的需求,是求生存。
生存这个需求,贯穿了人类所有的历史,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只不过被经济繁荣的假象掩盖了。

为了生存,动物学会了群居。比如狼,学会了群居,捕食猎物总是成群行动,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然后将获得的食物在狼群内分食。
但是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的猎物全部捕猎完,因为这样一来,第二年就没有猎物可捕了。

于是狼群学会了放掉一部分猎物,给他们留出生存空间,让他们繁衍生息,留待来年。这就构成了动物求生存的最原始最简单的形态:对内合作分配,对外捕猎养殖。
到了人类社会,聪明而有智慧的人为了求生存,把这两种形态演绎得更加精密复杂。

由于核心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求生存的根本需求永远都存在,而只要求生存的根本需求没有消失,这种两种形态就永远存在。

求生存的关键就在于资源的争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源争夺史,只不过争夺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原始社会,核心资源是土地。人类以氏族部落群居,一起生活,一起捕猎和采集。收获的食物,在部落内部进行分配,哪个部落占领的土地越多,占领的土地越肥沃,哪个部落就能生存。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慢慢学了制造工具工具,学会了驯养动物和种植农作物。
当人类发展到不再需要与猛兽搏斗,仅凭驯养动物和种植作物就可以生存的时候,劳动力就成为了除土地外的另一种核心生存资源。

于是,人类内部开始分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一个群体内部合作分配,同时对另一个群体进行掠夺和驯服。
资源争夺的核心,也从单纯的土地争夺,变成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争夺。

土地的争夺比较简单,就是用武力来征服,主要形式就是战争。劳动力的争夺,一开始也很粗暴,比如靠武力和战争,把战俘变成奴隶,贩卖给贵族。

但是这种方式伤亡太大,对劳动力也是一种巨大的损耗和浪费,而且贵族不把奴隶当人,让奴隶玩命干活效率也很低。
狼群都知道不能对猎物赶尽杀绝,要留着养肥,何况是人?于是战争和奴隶变成了次要选项,生存法则有了更优的实现形式: 驯养。

农业时代,地主们内部分配,对农民进行驯养;
工业时代,资本家们内部分配,对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产手工业者进行驯养。

无论是一个皇帝推翻了另一个皇帝,还是一个主义推翻了另一个主义,最终还是会形成新的分配阶层和养殖阶层。
这就是第二个法则:统治法则。

二统治法则
无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还是科学技术爆发,只要资源是有限的,求生存的根本需求没有消失,那么上层分配+下层驯养的这种基本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就永远不会消失。
这就真实世界的统治法则。

我们可以把人分成三等、六等或者九等,也可以把社会结构分成三层、六层、九层,这取决于我们的观察角度。
但是最本质的,社会是上下两层的二元世界,上面是分配层,是强者的世界,主管统治和分配资源,下面一层是养殖层,是弱者的世界,被强者统治和驯养。

分配层制定规则,分配资源,大部分资源在分配层内部分配,少部分资源给养殖层,保证养殖层能够持续贡献劳动价值,创造生存资源。

事实上,任何一个组织内部,这种二元结构都存在。
往小了说, 一个公司内部,老板和合伙人就是分配层,其他员工组成了养殖层。公司的规则都由老板们说了
算,员工创造的整体收益由老板来分配,大头收益老板拿,小部分作为薪水发给员工,以维持员工的基本生活和高效率产出。

往大了说,一个country 内部,上层制定规则、分配资源,下层执行规则、产出资源。
再放大一些,放到国际上,发达国制定国际规则、攫取全球资源,其它国遵守国际规则、产出各种资源,基本都是如此。
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出现了阶层。

三阶层法则
很多人都说,阶层会越来越固化。
什么是阶层固化?通常理解,阶层固化是指社会各阶层无法自由流动。比如古代由于贵族门阀的政z垄断: 寒门庶族无法进入上层社会。
人们现在谈论阶层固化,往往说的是底层人无法进入中产阶层,或者中产阶层无法进入上层,简言之,就是穷人很难成为富人。
但对上层分配+下层养殖的二元的世界结构有所认知后,我们就可以准确地说,所谓阶层固化,是指身处在养殖层的人,很难进入到分配层的社会环境。
分配层和养殖层的最根本区别是什么?区别在于能否“参与分配”。

一个人是否打破了阶层固化,实现社会地位的逆袭,最根本的判断,就是他是否能“参与分配”。有没有钱,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三十年前大家都很穷,三十年后大家都很有钱,但是钱不那么值钱了,即便你相比于其他人,确实更有钱,但也很可能随时会失去这些钱:可能是因为一个政策,一个意外,或者一句话。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你是在养殖层,而非在分配层,你的钱随时可能被分配给别人。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高管,你比大多数人有钱,但真正有分配权的是公司的老板、股东,你依然随时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
上面的公司,换成其它任何组织都一样。分配层是不会比较钱的多少的,只会比较分配权力的大小。
想要阶层逆袭,该怎么办?我们下篇再讲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