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严谨的逻辑思考 才能拥有稳定的心态

顺势而为!严谨的逻辑思考,才能拥有稳定的心态|万字
原创:雪球花甲老头 公众号:雪球花甲老头

前言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如果拉开时间轴去看生活里的事情,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反复出现的,但是单纯着眼于当下,你又会发现容易当局者迷。
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无论是决策上还是情绪上,都能用一些东西把自己拔高。
跳出当时的状态,这样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了。

这些能帮自己拔高的东西,有些是自己认识并理解的规律,有些是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种种,有些是专业技能,有些是单纯的信仰。
至少,这些年以来,我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处理问题的。
那些自己疑惑和纠结的事情,那些不甘心和侥幸的事情,甚至贪婪和恐惧,都是要靠自己去面对。
就像解题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所以,人的一生都应该学习,而这几十年的光阴,更像是一场修行。
而立,不惑,耳顺,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每个阶段积累的厚积薄发,而不是凭空出现的状态。

这里面,最重要的事情有三点:
第一是学习积累,这个过程其实乏味而冗长,但时间最终会沉淀下别人夺不走的宝贵智慧。
第二是认识规律并掌握规律,规律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细分到千千万万的行业里都有体现,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是破相,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必须基于前面两点的积累,如果一个人不破相,那么他就会陷入当下的一个眼界之中,然后被情绪所左右,最终做出错误的选择。
人生的顺遂,不是赢多少次,而是输得要少,每一次深陷其中的懊恼,都是因为没有看破相,也不知道背后的规律,所以输了一次又一次。

人越年轻,就越禁得起失败,就像小孩子走路一样,摔一下掸掸土就起来了,但是这孩子如果有悟性,就应该知道下次不能再摔了,因为随着年纪的增加,总有一天,自己禁不起这一摔,而他之前的疼痛,也成为了思维里的经验。
所以,做有把握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把握就是基于上面说的不断学习和理解规律,而在你身边,一定有很多嘈杂的声音,有的是诱惑有的是吸引,这些事情让你心动,但是你未必有把握,心性不定的人,就破不了这个相,而这种失败,是非常疼的。
最近,虽然已经入秋,但是依然很燥热,天气有四季,冷热也有规律,所以在这个时候写这篇长文,我认为能够帮助一些读者朋友,看清楚和想清楚一些事情。
你发现,只要你能破了一些当时的令自己郁闷的心结,你的内心就会豁然开朗。

很多人爱读书,但是我在近代作家的作品里,很少有人会讲清楚强弱之分的重要性,还有一个点就是辛苦和容易之间的区别,但是我在古代的哲学里能找到一些类似的想法,我觉得非常适合我。
所以很多年前,我就把这些思想吸收到了自己的体系里,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它让我做事的时机都非常准,更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败。

对于每一篇长文,我都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甚至一些体系内非常重要的东西,我都毫无保留的分享,所以对于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就设置了门槛,对于读者来说,也希望能珍惜他人的付出。
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太多了,也算是一种筛选,给真正有需要阅读的读者。

这篇长文里,很多都是我自己的思考总结,所以用词和概念可能大家之前没有听过,比如“顺势”的技巧,“求着”思维,“强和弱”的状态,“容易和辛苦”,“互相排斥”的品种等等。
而这些思考的逻辑,我受用了很多年,分享出来,也是一种好的传递。
自我的一个评价,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韧性的人,但是我不曾执拗,很多人可能有时候不敢苟同,是因为我做的事情他们理解不了,或者没有按照他们所想所判断的逻辑走。
但是我每一次决定,都是按照自己的体系去做事,而不是外界的情绪,还有他人的指指点点。
这就是培养体系,坚持自己的体系。

当我后来意识到这个心境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时候,我内心觉得非常的幸福,那就是按照自己的体系去做事,按照趋势和规律去做事。
而嘈杂的声音,都是外界的相,这些东西不破不立,把挡着眼前的东西拿走,才能看到另一层的风景。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一下顺势而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些年的经历,我自问并不是一个保守和固执的人,曾经我也年少轻狂做了不少能力以外的事情,赢也赢过,输也输过,所以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综合的。
悲观和乐观,都是阶段性或者特定场景下的形容,而不是一个统称,没有天生悲观和乐观的人,这两个词都要放在一个场景的。
比如一个人钓鱼,他钓上来了一条草鱼,他很开心继续钓,并且相信自己能继续钓上来,旁人就觉得他是一个乐观的人,而还是这个人,一钩子下去钓上来一条鳄鱼,他乐观的起来么?他肯定撒腿就跑再也不来,如果再有人去钓鱼,没有遇到鳄鱼,听他看他的所言所行,就觉得他是一个悲观的人。

大家记住我一个经验,那就是人没有绝对的悲观和乐观,要看他所处的情况,和所面对的事情,一个高中的学渣,面对大一的知识点就悲观,因为他不会,但是面对小学题目,他就乐观,因为他都会解答。
所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一个人乐观,就是遇到了自己能驾驭的事情,一个人悲观,就是遇到了自己驾驭不了的事情,所以我们所有的悲观和乐观,都要结合实际情况。

比如有些公司,连拉了十几倍,这个时候我是不敢碰的,如果你表示这些估值过高,就有人会阴阳怪气的说: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赚钱。
其实,说出这句话的人,真的是毫无逻辑,悲观者也未必永远正确,乐观者也未必永远赚钱,那些追在山尖的人都是曾经的乐观者,最后他们又换了一副面孔到处哭鼻子,再也不说自己乐观者永远赚钱了。
结合上面所说,悲观,要看对什么事情,对于那些拉了十几倍的东西,我还真就是悲观,因为这是在我能力之外的事情,但是也未必正确,因为它可能继续涨,但是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可是嘈杂的声音,就会拿这些来讽刺挖苦你,这就是要破相,很多人就会被这些声音影响心情,甚至影响了操作。
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市场,同一个人,他对涨了十几倍的表示悲观,对性价比高的表示乐观,那这是个悲观的人还是乐观的人呢?
很显然,任何事情都有前提条件的,所以如果以后有人拿悲观和乐观来讽刺你,你要坚持自己的体系和判断,也要知道自己应该对什么事情乐观,对什么事情悲观,而不是被这种情绪牵着走。

我要讲的顺势而为,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坚定内心,而不能被别人所干扰,因为所谓的顺势,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节奏也不同,你若是被情绪和别人的言语牵着走,一步踏错步步踏错。
首先,就是大势,我们一定要迎合大的趋势,就像水流的方向,你不要选择逆流而上,这是坚决不能犯错的地方。

曾经我写了一篇长文,里面写了从土运到离火运,其实这就是大势,如果你结合生活与现实,也能看出端倪。
所谓土运就是过去二十来年最蒸蒸日上的东西,而今也日薄西山了,因为它完成了自己的周期和使命。
那么火是什么呢?在那篇文章里我详细介绍了很多,比如科技,比如电力,比如女性也属于火等等,而真的有人在如今,还去幻想着一铺养三代,这就是和趋势作对,可能有人会说物极必反,但如果一个周期是二十年,一个人有多少个二十年呢?

所以,在大的趋势上一定不能选错了方向,如果曾经我不走出那个村子,错过的何止是几年,肯定就是一生。什么时候激流勇进,什么时候激流勇退,一个是看趋势,一个是看自身的实际情况。
我讲了这个趋势,大家应该能理解一些了吧,我几年前在老家回北京开始卖掉一些房,当时每天都记录了,这也是我基于很多趋势的判断,当然这里不赘述其他的逻辑,但是我确实把自己的所做都写给了大家。

当然,有人听进去了,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谩骂,这些都不重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住什么的其实涨跌都没关系的。
所以,现在的趋势是什么呢?
我觉得有三点,一个是降息的周期,一个是科技进步的需求,一个是大力的支持。
其实,这个就是现在的一个状态,至少从目前来看,应该不会降温,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对比外面,比如欧美,他们这些年是如何走过来的,规律是相似的,更何况我们很多地方都是在看着他们怎么做,然后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大家注意,任何趋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之所以是趋势,而是短期或中期内看不到变化的迹象,比如哪天说调高利息了,那逻辑就全变了,你想一想上面三条,也看着它的变化,如果不变,就证明趋势还在。
顺应趋势,除了大的趋势,还有细分的趋势,而很多人之所以不顺利,是因为在大的浪潮里选对了方向,但是细分的领域选错了,比如同样是90年代下海经商,有人开了纺织厂,有人开了房屋中介,大的趋势肯定是创业有优势,比在家里窝着强,但是行业选的没有踩中风口,也是很难受的。

在行业选择,我觉得也要顺应趋势,这个做困境反转是很难的,还是那那句话,趋势一旦形成,想要物极必反,需要很久的时间,除非这个行业非常便宜了,否则你都只能观察着。
我们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十倍甚至百倍的公司,它们无一不是顺应了当时的某个趋势,或者一个很大的红利,而在未来,也一定能有这样的公司,但会在新的细分行业。

比如某地产巨头,它是最早的一批上市的公司,经历了完整的房子蒸蒸日上的周期,城镇化,大家看,因为行业向上,所以它向上就有一个很大的助力,如果一直持有,它应该是回报非常高的,但是后来也是因为行业的下行,它现在的情况大家也了解,这就是行业的重要性,也就是不同时代的风口。

再比如某白酒巨头,它也是市场里比较好的公司之一,它的逻辑是我们这么多人的一个红利期,而且它的生意也很好,有着极高的利润,后来因为生意场合需要,它又有了金融属性,但是总体而言,
是基于消费行业当时的蒸蒸日上,还有我们消费者人数的风口。大佬文集圈后来生娃也少了,很多消费类的预期都下降了,讲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不敢过早的抄底这一类的公司了吧,因为行业趋势的红利不如之前了,除非很有性价比,或者小仓位。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做电池和做汽车的巨头,也是踩中了新能源的风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里,所以它们一路高歌猛进,都完成了十倍的走势,在那个趋势里,什么时候进去都能在后面盈利,这也是行业的力量,不过现在大家也知道,这个周期也不好说了,因为竞争大,供大于求了。
大家记得口罩时候,医药生物的都涨了很多,也不乏十倍的,其实也是因为它们处在了一个向上的行业里,这种突发事情,也是多年不遇的。

这个时候不要对抗这个趋势,你一边抢酒精和退烧药,一边天天出不去屋子,就应该知道这个趋势是在的,买点医药ETF当初也是好的。
结合老美的历史,我们也不难看出,历史上它们也经历过不同行业的周期,从它们市场里不同时期的巨头就能看出来,其实无外乎有那么几个阶段,就是能源类,地产类,消费类,科技类,它们现在就处于科技类为主导。

好,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能思考,如果未来我们需要哪些行业是顺趋势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
还会是那些汤汤水水的么?我不是说这类公司不好,它们都是生活必需品,有利润的保障,但是如果是曾经,会有很大的想象力,一来是物质越来越丰富,二来是人越来越多,但是就像我上面说的,逻辑变了就要考虑清楚了。
物质越来越丰富不假,但是大家更重视健康了,什么零食饮料酒精类的都更为注意,还有就是新出来的宝宝,比以前可是少了,这个不细聊,我只是举个例子,让大家知道行业逻辑的重要性。

而在未来,应该还是要看看好的科技类的行业,科技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家不要只盯着某个细分领域,其实很多行业都和科技相关,我不方便一一列举,而且肯定能跑出一些巨头,还是那句话,没把握可以考虑ETF,但是思考的路径是这样的。
至于如何选择,给大家一个参考,你可以去下功夫在不同的公司,去看看它们的收入情况,如果一个行业的好多家公司盈利都上去了,说明是行业景气,你就可以考虑这个行业作为参考。

我只是举个例子,最简单的一个情况,比如现在市场特别热,那理论上来说什么行业最受益呢?

应该是险和券吧,因为险它们基本都是投资公司,对外有很多投资,公司市值起来了,它们也好,券就是收手续费的,业绩也能上来,这就是一种思路,看重的还是企业踏踏实实的业绩和未来的利润。
但是,这里没有任何让大家买的意思,因为市场可能早就计价了这些未来,但是这种思路你可以学习和参考。

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我们要买就要买低估的品种,那些炒高的没什么意义,但至于什么是低估?
我觉得要看盈利能力,一个公司今年收入1个亿,价格10元,如果明年收入了10个亿,价格 20元,虽然价格上去了,但是性价比其实是更高了,如果这个公司你能看到未来可以持续增加业绩,那就可以参考了。

现在必须要低估,而且要有未来,最好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里。
这三者同时存在的品种也有,需要大家自己去发现,然后耐心等待好的价格,如果怕等不到,自己又了解后很有信心,可以买一些观察着或者定投都无妨。
很多人战战兢兢或者患得患失,本质上就是两点,要么仓位影响了生活和心情,一般都是太重了,当然也有比较奇葩的仓位轻了他也生气觉得踏空了,还有一点就是对于自己买入的品种不了解,这两点都是要克服的,仓位自己控制,了解自己去学习。

大家不要过于执拗,要么一分不买,要么就所谓的梭哈,其实仓位就是在调整自己的心态,你长期看好的,就风雨不动,不到预期不走,或者逻辑不变就不走,跌了也拿涨了也拿,还可以分一些中期的仓位,甚至短期的仓位,这样心态就好了。

有些人天天看着十几倍的股长吁短叹,要么你破了这个相,要么你就买个不影响生活的万八千,就完事了,要学会哄着自己,这也是顺势而为的一个重要点,不过这个顺着的,是自己的内心。
如果不想长吁短叹,就要从内心知道,所谓的十几倍妖股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赚的钱是哪里来的?
之前我举过很多次的例子,比如某个小区两万套房子,用极少的流动性定价了所有的房子,只要有一套房子成交,整个两万套都市值涨了,你能够认识到这一层,说白了,也破相了,因为你知道它们不卖,就兑现不了,而能卖掉的终归是少数,即使是多数,也有人乐意去接,这与我们都毫无关系。
最终,这一次炒作结束,之前割肉的人亏了,涨起来卖的人赚了,后面接盘的人亏了,在这个周期里,就是这么回事,没什么好羡慕的。

比如换一个场景,让一千个人拿着钱进入一个操场,大家可以随便抢,最后你发现有的人赚了十倍出来,有的人少了40%,有的人则没有钱了,你还会羡慕和贪婪么?
高位筹码交换,必然就是这么个游戏,总有人要买单的,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妖股,最终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不在体系内的事情,也不必羡慕,羡慕也羡慕不来。
我在投资体系里有一个思维,自己命名的,叫做“求着”思维。
现在信息非常发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评论,而所谓“求着”会出现在两个极端里,一个时候是大家求着你买,这些人到处嚷嚷着说:“求求主力来买吧,求求大家来买吧。”

而这个时候,你确实可以考虑看看了,因为这个“求着”就是一片哀嚎,大家想一想,无论是在千股跌停,还是熔断时候,大家都是在卖,如果能听到心声,不就是求着有人买走么?
还有一个极端,就是求着你卖,这个时候一片乐观,他们以涨幅很多的价格排着队,求着你卖给他们。

其实,这是两个极端的情况,但是以市场去看,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吧,不远的四月初,那一天我还印象深刻,不就是大家求着你买么?打了一个打折扣挂着排队让你买。最近市场好,又挂高价求着你卖,他们好高价买回去。

如果破了相,你会发现真的挺有意思的,大家只看眼前的情绪,不看规律和价值,往往“求着”的阶段,都是一个好的时候,或买或卖。
当然,很多人是没有耐心的,他们觉得这一年一两次的机会太少了,其实细分到行业和公司,每天这样的市场都在发生,即使市场再好,也有因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错杀的,这个时候就大幅下跌,如果你认可这个公司的价值和未来,也是可以考虑的。
在别人“求着”这种状态下,是从容不迫的,是气定神闲的,你根本不担心买不着,也不担心卖不出去,这就不是抢的状态,与绝大多数的人走相反的路。
一切前提都是看好和理解,你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品种放在自选里,认可了他们的业务和业绩,就等一个好价格,也是未尝不可的。
记住,不了解的不买,错过了也不买,除非是指数,或者是行业指数,这种只要看好,你是敢拿甚至敢补的。

我曾经介绍过,变量越多,风险就越大,宽基指数只看市场流动性和情绪,而行业指数多了行业的风险,具体到公司不仅要看情绪和行业,还要看高管,看业绩,看竞争优势,看分红等等。

等待和耐心,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然后做自己有把握和能力以内的事情,比如在生活中,你看到河对岸有人挖到了宝贝,但是船还没来,你会在波涛汹涌的江河里游过去么?大部分人是不会的,即使再着急,也要等船来,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会这么做,结果刚淹死,船来了,多尴尬。

破相,就是不止看到眼前的诱惑,还要深谙里面的规律和潜在的风险,有的人在街上被人花枝招展吸引走了,这个相很多人都破不了,其实对方一定是不怀好意的,最后基本都是破财免灾,想明白了,也就不被这种吸引了。

之前有谁说20块钱以下的某公司就是送钱,后来跌到了五六块,这还是送钱么?我估计很多人在几十块钱重仓进去了,没办法,行业趋势看错了,也没有耐心。
大家听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殊不知生活中最受益的时候,也是这个阶段。

比如一群土匪抢劫镖局的车,最后双方大战,都奄奄一息,结果旁边路过了一家三口赶集回去,正巧看到这满车的好东西,而地上横七竖八躺了很多奄奄一息的人,这家人推走就发家了。
而这也是我体系里一个重要的参考,“强与弱”的逻辑。
你买入一家公司,或者谈一个对象,做一个买卖,其实都是一场较量,有时候差不多,有时候你吃亏,有时候你赚了,这个过程,我的感觉就称之为“强与弱。”

说白了,在价格高高在上的时候,你最高,这个时候主动权其实在他人手里,往上空间未知,但是往下也挺多,那种妖股基本都是属于“强”的状态,而你自己处于“弱”的状态。
有点啥意思呢?一个陌生人你也不认识,也没什么交情,但是听人家升官发财了,你提着二斤果子一条带鱼去登门拜访了,这个时候别人就是“强”,你就是“弱”。
有没有成功的呢?肯定是有的,但是有没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呢,概率更大。

而有些公司,在明显低估的时候,它就处于“弱”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像弹簧,它弱你就强了,而这个时候主动权在你手里,只要你选的没错,它逻辑和趋势都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这个公司分红很高,业绩稳定,盈利也有增长,但是因为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价格跌下去,你就可以买些,因为你知道自己的逻辑在哪里。

孙武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实”就是“强”,“虚”就是“弱”,我们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到处碰壁,还不如踏踏实实研究一些低估的品种,尽量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之前有一个统计,好像是每天都打板的人,最终长期收益是趋近于很低很低的,我不知准确性,但是从身边的人去看,没有谁在市场里很多年了还执着于打板,因为他们打也打不到那些最强的,相当于在上百个高标里去选一两个,这概率,着实令人惆怅。

大家把自己想成一个玉器,不要经常去碰太硬的东西,就是别人强的时候我们就不碰,别人弱了我们就去,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甚至利益最大化,只要你耐心等,什么状态都会遇到,也就是什么价格都可能会遇到,目标可以放松一点,总有机会。

之前讲过那个叫宫本武藏的人,为什么一辈子没输过,因为他从不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试,即使遇到了,要么熬着等对方老了,要么出其不意阴对方,这人多有耐心,某种角度来说,值得大家学习他的耐心和谨慎。
最重要的是,他根本也不弱,还这么谨慎,不仅利用心理战,还利用周围环境优势,这种人能活下来是必然的。
很多人在市场好起来之后,就会得意忘形,要么就是辞职,要么就是不顾生活,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不能因为一时间的得失,而判断未来永远会这样,工作是一个长期稳定的事情,至少是相对稳定。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大家一定要区分出来这两种钱:“容易和辛苦”。

是的,容易钱和辛苦钱,除非你对钱没感觉,或者赌性特别强,否则一定要思考这个话题。
之前我说过,有些钱是生活必须的,比如孩子抚养的钱,老人养老的钱,自己还贷款的钱,这些是必然不能挑战高风险品种的,这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的觉悟,可以博,但是用闲钱。
但是,另一层大家也要思考,就是你这个钱是怎么来的,是容易来的,还是辛苦来的。
我给大家分分类,比如中彩票了,拆迁款,遗产获得,甚至买了某个票莫名其妙涨了很多倍,亦或者踩着一个风口创业赚了很多,这些都是容易钱。
但是靠工资收入,靠辛辛苦苦拍戏演出赚钱,写作赚稿费,甚至买股票吃分红,这些钱,都是辛苦钱。

逻辑就是,容易钱可以高风险,辛苦钱要谨慎,有的人一进市场就忘乎所以了,亏了才想起来这是一个月工资。
如果是辛苦钱,是不能够全部挑战高风险的品种的,只能拿出一小部分,因为这个钱赚的辛苦,你内心的承受力会很弱,而且得失心会非常重,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绝大多数能在市场里活下来的,都是靠稳定的盈利,而不是某一次的梭哈,因为人性是贪婪的,他戒不了,早晚还要进去,或者一直都在,所以即使赢了一两次也不重要。
辛苦钱里的一部分,要有极大的把握再去挑战高风险的事情,当然,这个程度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节。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是成对出现的,有阳光就有影子,有冬天就有夏天,
即使是同一时间,有人说话就有人倾听,大家想一想 DNA双螺旋分子,就知道世界上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一对东西既互斥也互相向上,这就像两个同学一样,既互相较量又能共同进步。

所以,机会是永远都有的,你既可以往左边追热点,也可以往右边找低估,至少现在不会完全没有。
那种成对出现的品种,比如某避险属性的标的吧,它还有很多其他的逻辑,比如共识,古今中外所有人都认这个东西,这就是共识,这种共识高的东西就逻辑强,还有就是计价水多,因为钱毛了,所以这东西不会无休止增加,它价格就水涨船高。

但是这玩意是避险的,按理说和老美的市场应该是互斥的,而大多数的时候你们去看走势,也是如此,市场不好了,它就好了,市场好了,它就跌。
可这几年下来,你会发现这俩玩意都创了历史新高,像不像互斥还向上的逻辑,所以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放在多个篮子,但是这些篮子最好满足的是互斥但是还都在某个趋势里。

这类的品种有很多,有的是细分到行业,有的是完全不同的品种,有些则是期货和相关公司和产业链的相辅相成,大家可以多去找找类似的品种,因为你只要两个都持有点,会更安心一些,毕竟趋势是对的,即使有些波动,互相也能抵消波动。

当然,这俩货有一个对手,那就是加息,所以没有完全无敌的事情,你多引入一个变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出来,我们看到这俩突破历史新高,其实也是一直在押宝降息周期,如果现在一直在加息,那结果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我只是抛砖引玉,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学会思考,关注那些引起趋势变化的逻辑,这很重要,低头走路不能闭着眼。
最后聊一聊现在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未来我们这,应该是结构性的此消彼长,不太容易走出普涨,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你就可以找到强和弱。

其实这段时间,就有些没怎么动,因为行情好了,进攻品种就好了,而大盘逆子那一类几乎没怎么动,大家记得去年九月之前,市场不好的时候,逆子们屡创新高。
其实大盘逆子们基本都是传统行业,适合稍微保守的辛苦钱,它继续下跌,反而凸显分红更高,如果选不出来,这种也有ETF,甚至是按季度或者按月分红,算来不低,不过要承受波动,长期去看应该是内心有底的。

如果说进攻型的,还是要看那些概念和想象力足的,我觉得这是现在的一个趋势,当然这里面鱼龙混杂,我觉得不要忘记一个根本,那就是即使我们选择顺趋势的行业,也要选那些有业绩有盈利有市场的公司,而不是买一个ppt和概念,这是原则,实在选不出和看不透,但还是看好这个行业,那直接etf完事儿了,自己不操心。

其实,绝大多数的人不断换公司,以长期去看,是跑不赢指数的,但是指数的弊端就是很难多少倍,各有利弊,这个都可以调整的,比如你实在看好一个行业,可以买这个行业的ETF,然后再选择一到两个自己特别了解的公司,这样的组合是可以参考的。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面对市场的一个体系和心态,你就把一切外面的挑战都想象成汪洋大海,无论是投资,还是做生意,亦或者学习科研,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长期的方法,而不是一两天的消息刺激,有的人会捕鱼,任何情况下他都能捕鱼,而有的人只能靠大浪吹到岸边他才能去捡。
大海怎么样,我们只关注一个趋势和情绪就好,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应对,在清晰低迷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在亢奋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而当拐点的时候,最好切换到更为低估的品种。

就比如去年九月前,因为市场冷,所以大家都去逆子里避险,结果它们越来越高,反而没什么优势了,那些进攻类的越跌越低反而出现了性价比,有心的人这个时候其实是可以切换的,我们这个市场也是这样,不断地切换,没有什么事情会永远朝着一个方向走。
有几个字想送给各位读者,在短时间去看很难知行合一,但是从长久去看,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和体系,多念叨念叨,然后多实践实践。
“看趋势,选得好,耐心等,敢于买,拿得住,果断卖。”
最后,祝福各位读者,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有一个丰收的金秋。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