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领导眼里的“忠诚”与我们认为的“忠诚”,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原创:主任 公众号:人性的透视镜
在单位里,你和领导的关系如何,领导对你作何评价,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你能否获得重要机会、能否走向更高平台。
在“能力”和“忠诚”之间,大多数领导都会选择后者,原因是他们认为,能力再突出,没有一颗忠诚之心,又有什么意义?
而在领导的评价体系里,最核心的一项品质,就是“忠诚 ”。
无论什么时候,忠诚都是上位者提拔下属时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够忠诚的人,再有本事,也不会被领导当自己人看,更不会花心思去培养,从领导视角来看,下属忠诚,比什么品质甚至能力都更重要。
很多人会困惑:明明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自己努力工作,为何领导却视而不见?明明对领导忠心耿耿,为何晋升名单中始终没有自己?这些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很多人对”忠诚”的理解与领导的标准存在偏差。
很多人对忠诚的理解,总是浮在水面,明明觉得自己一心一意、从无二心,简直堪称“忠字当头”,可领导似乎总不放心,既不交重任,也不予信任。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在于:你所以为的“忠诚”,和领导所理解的“忠诚”,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
还有很多人把忠诚理解为“听话”。
错了。
忠诚是“磁场共振”,是你和领导之间无形的能量场。
领导也是人,也需要安全感。在单位里,能力可以培养,但信任无法勉强。
领导评价体系中的”忠诚”,绝非简单的”听话”或”表忠心”,而是一套复杂的能力与品格的综合评估。
你以为的”掏心掏肺”,在领导眼中可能只是”隔靴搔痒”。
由于这个话题本身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敏感性,不便全部公开讨论,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阅读。(全文共4200余字)
那么,领导眼中的“忠诚”,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把它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透明度
领导提拔下属前,会考察下属的忠诚。套路有很多,比如用已知的事情试探,看你是否说实话;或者找个人试探一下你…
忠诚第一个核心的要点就是信任,而信任的核心就是要求不欺骗。因为人心隔肚皮,如何做到不欺骗,就是必须保持透明度。
很多领导都是怀疑型人格的人,他只有通过一段时间对你的观察和考验,才能逐渐对你放心。他通常会用一件小事来试探你,看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没有隐瞒他什么?一些事告诉不告诉他?
你的能力怎么样? 他一看你这人不藏着掖着,对他足够忠诚,他了解你了,他自然就会 增加信任。
第二点:可控度
权力最终是要寻求安全感的,这个安全感就是所有的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很多时候,投名状,交把柄,示弱,示错,装傻等各种手段,目的都是让领导有控制权。
之前我在文章中写过,在单位里,听话,超越了50%的概率会被领导被重用。
听话+有能力,已经超越了70%的概率会被领导重用。
听话+有能力+有关系,100%会被领导重用,而且会委以重任。
听话+有能力+有关系+有背景,你就是领导。
你得能做点事,领导用着你省心,最好是缺了你都不行。但是这不是决定因素,天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就像某位大佬说的,抓住了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所以领导并不需要你能力有多么多么的强,忠心耿耿,不背叛,不做墙头草,我信得过你,知道你始终站在我这边,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能力非常强,但是就是恃才傲物,不太服从领导管,领导往往对这类人只利用,不重用。
很多被提拔的人坚决服从领导指挥,紧紧的从一把手角度考虑事情,是时刻紧紧团结在领导身边的人,贡献的就是忠诚价值,对于领导来说,这种忠诚价值很受用,毕竟一个人再有能力,倘若不听招呼、不守规矩,还不如一个听话的普通人。
在职场中,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喜欢投机取巧,但这种行为往往难逃大领导的眼睛。真正能在高位的人,阅历和智慧都远胜于我们,任何小伎俩都可能被看穿。
在职场中,有时候诚恳就是最精明的圆滑。
将军都是从小兵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你现在经历 的一切,他也都经历过。
你耍的那点小聪明、小伎俩、小心思,领导看你,就像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看台下的学生透明,有时候故意不点破,只是想给你留个面子而已。
领导也常会通过一些小事来考验下属的“忠诚”。若你在小事上都习惯耍小聪明、藏私念,领导又怎么会放心把大事、私事交给你呢?
我写这些,不是鼓励大家毫无原则地“站队”或“奉承”,而是如果你选择走组织上升这条路,你就必须理解这套运行逻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你的段位足够高,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以明规则阳谋为主,暗规则为辅,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攻克不下的人。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