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6个摄人心魄的骗术
公众号U君笔记
就在上周,发生了这样一起新闻:
陕西 19 岁高中毕业生找暑假工被骗至缅甸,家人说他很少玩手机,所以不知道“缅北诈骗”的存在。
大概内容就是:这个高中毕业生去西安旅游,然后被人以“打暑期工”的名义被骗至云南某口岸,然后就失联了。
家长再次给他打通电话时,对方声称自己是缅甸人。
报警之后,警方也无能为力,因为他根本没有护照,而是被骗子从边境非法偷渡进入的缅甸,没有任何出入境记录。
…..
发生这种事,首先要谴责的是缅北诈骗犯,以及那些黑心中介。
其次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家长父母,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19 岁的高中生竟然连缅北诈骗都不知道。
在我看来,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就应该跟他讲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套路和骗术了,否则他进入社会之后,就是待宰的羔羊。
即使缅北集团不坑他,黑心驾校、黑心医院、黑心房东、黑心老板都会坑他。
不要以为 XX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没有诚信的国家,骗子和流氓无处不在,专挑那些没有防范能力的人下手。
那么问题来了,有哪些常见的骗术可以提前讲给孩子、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呢?
我总结了6个最新的、摄人心魄的骗术,大家可以引以为戒,也可以讲给自己未成年的孩子。
同时,我也会给出预防和破解这些骗术的思路。
1.利用“愧疚感”进行诈骗
要知道,真正高明的骗子都是玩心理战的,叫他们“心理学专家”一点都不夸张。
他们会利用人性内心深处的弱点进行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比如,最近我听到这样一种诈骗手段:
王女士在闲鱼上出售一部旧手机,标价 2000 元,,然后很快就被一个买家拍下了,然后买家说:
“我比较忙,你加我男朋友 QQ 吧,跟他协商付款和快递事宜。
王女士也没多想,就加了那个 QQ,然后对方向他索要银行卡号,她就直接发给对方了。
不一会,对方直接就打电话过来了,略带抱怨的语气问她:
“你是不是没有完成闲鱼的XX认证?我给你转账之后,我银行卡和闲鱼账户都被冻结了,现在我根本没法进行任何交易了。
王女士一听就懵了,她根本不知道那个认证是什么东西,但是感觉自己对这件事应该负责,于是就跟对方进行道歉。
然后对方说:“你如果在1小时之内完成认证,我的账户就能解冻,你抓紧吧。
说完,就给她发来了一个认证链接,她点开之后发现确实是闲鱼的官方认证页面(实际上是伪造的)。
但是,认证需要注入5000元的押金,认证结束后就会进行返还。
她也没多想,就把 5000 元全打过去了,然后她左等右等,都没有任何反应,再联系那个买家时,QQ 被拉黑了,电话也关机了…
然后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这种骗子就是利用了人的愧疚心理,而且专挑女性卖家下手,因为女性的共情能力更强,更容易自责。
想要破解这种骗术,其实也很简单,在闲鱼上交易时,不要私下加任何联系方式,而且支付必须走闲鱼,不能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转账。
另外,一旦涉及到冻结、认证、押金这些东西时就要立刻提高警惕。
2.利用“虚荣心”进行诈骗
有一些播音编导专业的大学生,或者 18 线的小演员、小网红、小模特,他们是这类诈骗案最常见的受害者。
比如,这个行业找工作非常难,大家平时都接不到活,这时候,就会有骗子盯上他们。
低级的骗子是诱导他们加入一个什么演绎协会,会费是1万元每年,加入之后,每个月都会给你介绍各种广告、直播、拍戏、商演等业务。
你交钱进去了,他们也确实介绍了,但基本都是那种“迎宾小姐”“群演”之类的工作,一天 200元,你爱去不去。
高级的骗子是注册一家经纪公司,然后跟这些找不到工作的演员、网红、模特们签约,会给他们介绍很多商演和拍戏的机会。
而且他们宣称:一分钱的签约费都不收你们的,我们只是从商家那里拿提成。
但是,有一个附加条款:跟我们签约之后,就不能接私活了,否则就算是违约,需要缴纳违约金 3-10万元。
等你签约之后就会发现,他们要么不给你介绍活,要么就是介绍那种非常廉价的活,让你根本赚不到钱。
这时候,你会想:我私下里接私活不行吗?他们又不知道。
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要设定那个违约条款?跟你私下里合作的那些业务,你猜是谁派过来的?
没错,你悄悄接的那些私活,都是最初那个经纪公司偷偷派来的,就是为了诱导你违约,而且他们还能留下证据.……
你全程都被蒙在鼓里,被人家宰了几万元钱。
今年年初“王惺被骗到缅北”事件也是同理,他就是个十八线小演员。
但是呢,天上突然掉下来个大馅饼,邀请他去泰国拍戏,如果合作得顺利,他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国际明星。
但是你也不想想,你本身就是群演水平,150 元一天那种,多一分钱剧组都不愿意付,你还想成为国际明星?
类似的还有“高薪招聘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薪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邀请你到指定地点去面试。
随后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
想要破解上面这些骗术,一方面要客观了解自己的实力,了解市场行情。
另一方面,千万不要被贪念和虚荣心蒙蔽了头脑,不要随便跟别人签约。
3.补偿性诈骗
这种诈骗一般发生在你完成了某笔订单之后。
比如,你在某宝买了一部手机,就会收到一个自称是“卖家”的人给你打电话:
“你预定的那部手机出现了质量问题,我们不仅要给你全额退款,同时公司会给你 800 元的补偿。
想要获得这笔补偿,
需要下载特定的 APP,还要共享屏幕、共享验证码。最终,很多人为了获得这 800 元的补偿,自己账户里的钱全部被盗走。
类似的还有“机票诈骗案”
当你订完机票之后,就会有一个自称是“航空公司打电话,告知你航班延误了,现在除了要给你全额退款之外,还要给你 500元的补偿。
只要你相信了,那么骗子还会继续重复刚才的套路:想要获得补偿,你需要下载特定的 APP,然后共享屏幕、共享验证码……
等你醒悟之后,自己账户里所有的钱都被骗子划走想要破解这种骗术,主要有两个点:
①只要对方打电话自称是某宝工作人员、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说某笔订单出现了问题,你就要立刻挂断电话。
然后,你打开手机上的 APP,查看那笔订单到底有没有问题,一切以 APP 上的信息为准,所有的电话都不可信。
②如果对方提到了让你单独下载某个 APP、让你共享屏幕、让你报出验证码,这3条如果占了一条那么对方 100%是骗子,
在这方面,苹果手机比安卓手机的安全系数要高很多,至少乱七八糟的 APP 无法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
4.刷单骗局
很多人都知道“刷单骗局”,但是在 2025 年的今天,这个骗局早就升级了,骗子甚至都不会提“刷单”
“返现”这些敏感字眼。
比如,他们先会给一批人(通常是在某音、某手、某宝这些平台网购的人)邮寄一份小礼品,可能是一个杯子,也可能是一包纸巾。
杯子或者纸巾上有一个二维码,说扫码、进群,就可以领礼品。
受害者扫码、填写个人信息、进群之后,真的收到了自称是某宝、某东、某团公司回馈的一桶油。
等受害者动心之后,群主就会向群里发送一条链接,让大家点击这个链接、跳转到一个某宝店铺。
大家只需要关注这家店铺、并把截图发到群里,就可以领一个 8.8元的红包(这个过程并不违法)。
但是,接下来群主不仅会引导大家关注某些店铺,还会让大家真的下单买那家店铺的商品、并给出好评
当然,商家并不发货,群主会把你买东西的钱全部退给你,并且给你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奖励。
整个过程都是合情合理的,你也觉得很正常。
骗子之所以如此下本钱,就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比如,当你靠刷单赚了几百元之后,群主会跟你说:你的等级已经够了,可以下载我们的 APP,成为一名专业刷单人,收入更高。
由于你已经尝到了甜头,非常信任对方,于是就下载了他们的那个 APP(一般只有安卓手机才会有这种 APP,苹果手机没有)。
打开 APP 之后,你发现里面全是某东、某宝、某团、某多多的logo,看起来非常正规。
这时候,骗子就会引导你充值资金、虚假买卖、提高店家销量。
你充值1万元,一通操作之后,它当天就会给你返现 1.2 万元。
…………
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会越充越多,5万、10万20 万…
这时候,平台就不会给你返现了,你以为骗子到这里就收手了吗?
并不会,他会告诉你:你的资金卡单了,需要再充值 20 万元,然后之前的那些钱会全部退给你。
然后,你就会到处借钱,也要把这20万元充上。
等骗子收到这笔钱之后,就会把你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拉黑,然后你才意识到上当了,但这时候去报警大概率已经无法追回了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短视频平台搜索“刷单骗局”,被骗 30万、50万、100万元的人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妇。
想要避免这种骗局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方面是多看这些诈骗案例,听听别人的故事。
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某音、某手、某多多、某红书上购买东西,这些平台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U 君自己连某宝都不相信,我只在某东和某猫的自营旗舰店上买东西。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相信“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赚钱”这种鬼话。
5.恐吓性骗局
假设你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当骗子获取了你和你孩子的电话之后,他会在某个夜里给你的孩子打电话(孩子很可能设置成了静音或者免打扰)。
如果发现打不通,他就会给你打电话,说你的孩子夜里出去跟同学喝酒,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人事不省。
现在急需做手术,所以你必须给医院打3万元钱,否则孩子就活不了了。
你给孩子打电话,发现根本就打不通,然后你就急匆匆地给骗子指定的账号打了3万元钱。
第二天早上你的孩子看到很多未接电话,跟你一沟通就发现,原来是你被骗了。
类似的还有“冒充公检法诈骗”,某个自称是警察的人给你打电话,说你有一张银行卡在某地涉嫌诈骗、盗刷。
如果你配合调查,就可以洗清冤屈,如果不配合就会有牢狱之灾。
然后那个假警察会引导你加一个 QQ号,然后一步步引导你把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移到一个“警方账户”上。
等你转账之后,他们会把你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拉黑。
在互联网时代,恐吓式诈骗也升级了。
比如一个自称是某电商平台或者某短视频平台的工作人员,说你开通了一个什么会员订阅服务,每个月要扣 800 元。
如果想取消订阅,需转接到银行进行。
接下来,“银行工作人员”以需要测试和锁定你的银行账户为由,要求你向“银行”转账。
之后,对方又以“保障你的资金安全”为由,让你将所有存款转账给“银行”
想要拆穿这种骗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遇事不要慌,而是要冷静应对。
比如,有人打电话告诉你:你的孩子出车祸了,请抓紧给医院打钱。
你可以问对方:孩子伤到哪里了?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他进了哪家医院?进了哪个科室?你是医院什么科室的医生?你怎么获取到我的电话?
如果对方支支吾吾,那么大概率是骗子。
或者,你可以给孩子的导员、同学打电话进行确认。
6.大学新生骗局
大一新生的宿舍一般是这种骗局的重灾区,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不知道人心险恶。
比如,会有冒充大四学长、学姐的人来让大家订阅英语报纸,一次性缴费,以后每周都会送新的报纸。
等你交完钱之后,人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还有人冒充附近 XX商场的工作人员来推销购物卡,价值 1000 元的购物卡,现在只需要500 元。
你知道附近的那家商场,一看他的购物卡也很正规,于是就上当了。
另外,还有推销文具、洗发水、运动鞋的,只要进宿舍进行推销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