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四个方面,才算政治上成熟!
原创主任tz干货
体制主任说:政治上成熟,其实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政治上成熟,那他仕途上必定前途无量。
身在高位的领导们政治上都很成熟,其实想当年也是一个毛头小伙,一步步的从幼稚走向成熟。
有家学的人,往往从小耳濡目染,比同龄人要成熟,没有家学的人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去摸索,一步步去踩坑,整个过程悟性高的可能需要5-8年,但也错过了人生发展的黄金期。
关于怎么才算政治上成熟,我总结了四方面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成大事必备的能力。
首先是情绪上的成熟
情绪上的成熟是基本能力,是基础,遇事沉着冷静,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喜怒不形于色。
你可以去观察一下体制内的那些厉害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情绪上剧烈的波动,更多的是专注于眼前,专注于问题的解决。
高手他能够很快地平复自己的心情,他不会让人看出来他的心病或者薄弱的短板。
如果一个人喜怒哀乐全部都挂在脸上,领导表扬了就显得很得意,领导批评就几天都垂头丧气,这样的人往往反而会被领导看轻,会被周围的同事看穿。
凡事慢一些,沉着一些,将沉着的气质深入到自己的骨髓。
为什么很多年岁较长或者久处领导岗位的人,会让人感觉更加沉稳老练?
其实,不是他们本就如此,也不是他们性格使然,而是他们在岁月经历和岗位历练中,掌握了很多方法和技巧,“遇到刺激马上就反应的人,大多成不了什么大事,而且事后往往会后悔。”
为什么遇到刺激不能马上反应,而要等上那么一等?因为人是很受情绪支配的,刺激过来的时候,立即就给出反应,往往会考虑不充分不全面,做出欠妥欠考虑的判断和决策。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高手和大佬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往往反应很“迟钝”,他们总要再三确认情况、了解细节,甚至还要故意拖上一拖,“耽搁”了很久,才去处理情况。
自己要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着什么急,慌什么,多大点事。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演技的核心就在于控制好你的情绪。
腹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全文共6200余字,纯干货!
很多成大事者他不是不生气,他也会生气,很擅长表情管理,懂得逢场作戏。外表看似波澜不惊,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真正的高手即使内心翻江倒海,外表也能有说有笑。
其实他必须要展示出一种情绪的稳定,或者是处事不惊的姿态,摆出一副成大事的样子。凡事都能波澜不惊,才有不怒自威之势,才能对事情徐而图之。懂得收放自如地控制情绪,这是我们斡旋于复杂世事的圆润智慧。
所以说凡事只要不涉及到切身的利益,你必须要保持一个冷静理智,不要轻易的表露情感。
当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的时候,桌子底下的手段你才要稳准狠,遇到挑衅的时候,你可以淡定的微笑,而不是急于的反击,你要学会笑眯眯的使绊子。
遇到好事容易激动,遇到坏事爱冲动发火在体制内是大忌。
我第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先让自己的语速慢下来。
贵人语缓,吉人少言,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到后来你会发现等自己的语速慢下来之后,自己的性子也不会像从前听到一些容易让人动怒的话,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上去就和他拼了。
慢慢自己的脑子就会像嘴巴缓缓的说话一样,会缓缓的思考一下,会找出最合理的处理办法后再付诸行动。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说话只要声音底沉一点,你的声音就会有磁性;说话只要一慢下来,你就会有气质;你敢停顿,就能显示出你的权威。任何时候都不要紧张,永远展现出舒适放松的状态。
第二个建议,走路一定要慢下来,永远不要展露出急匆匆的样子,你想想你可曾见过你们单位的大领导三步并作两步蹦达着走路吗?很多人会觉得那你不是在装? 其实确实是装,但是哪个成功的领导不是装且隐忍?
其实领导也是在装,只不过装到出神入化,演的太逼真,不知不觉深入到骨髓里去了,你都完全看不出他是装了,最后是真的具备了这样的品质,习惯修炼成了自然。
所以慢慢走路,把每一步都走稳,这种小细节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细节极其容易影响或者重新构架你的大性格。
所以以大领导为楷模,他们的语速是多少,你就降到多少,他们的步伐是什么频率,你就降到什么频率,走路要慢,做事要慢,说话要慢,思考也要慢。
渐渐的,即便你想快,你也快不起来了,先慢下来,先慢下来,慢下来才是精的前提。
人情世故的成熟
有人一谈到人情世故就会一脸的鄙视,说人情世故这个东西不就是封建社会的糟粕?
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根本就不需要学这种非常油腻的东西,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个性,应该有年轻人的追求,学这个东西干嘛?
那还有的人说人情世故就是中国特色,我们要向西方学习,我们要学习西方社会那种简单的这种人际关系,不要把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作瑰宝,应该把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去。
其实我个人的理解,人情世故其实就是做人的学问了,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荒岛里面,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里面了,我们就需要跟人打交道。
有人说,主任,我也不想什么升迁提拔,我也不想讨好领导,我就是想做一条咸鱼,我就是想躺平,我不懂人情世故,难道就不行?
其实人情世故不仅仅是在职场当中存在,人情世故是无处不在的。即使说你不求升迁提拔,你不想讨好领导,完全可以,那是你的个人自由。
但是你在家里面,你要跟你的爱人相处,你要跟你的父母、你的丈母娘、你的老丈人相处,你要跟你的孩子相处了。其实跟他们相处同样需要人情世故。
就前几天有一个亲戚家的小孩,他跟我抱怨,他说他的男朋友,准确的讲应该叫未婚夫,她说她的未婚夫不懂人情世故,去见家长,他就带了一小罐蜂蜜过去,用这个塑料袋拎着。
他说我不是想要你的什么东西,但是你这样做是不给我面子,也是对我父母的不尊重,我还没嫁过去,你来我家就这么简单这么随便,以后嫁给你了,你是不是会空着手来?
其实这就是人情世故,就是以跟人打交道的一个学问,去别人家做客,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你的手里最好不要空着。
人情世故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规律,研究怎么跟人相处,怎么样让自己更愉快的跟别人去相处,让自己有一个更良好的人际关系,然后让自己做事情能够更顺利一些。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是由人组成的,即使是事情它也是由人去办的,你把人搞定了,事情就至少搞定了一半。
如果你没有搞定人,简单的事情可能也会变得很复杂,就不管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其实都有人情世故,大家不要觉得西方就没有人情世故,其实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如果是刚出校门,不懂人情世故,在人情世故方面比较薄弱,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在学校时期的教育是不教人情世故的,这种东西属于大家可以做,可以偷偷摸摸地做,但是不能公开的说的东西,要不是有互联网,我也不会公开来说,我会悄悄的教给我的子女,在吃饭的时候潜移默化的跟他讲,在聊天的时候灌输给他这种东西叫做家学,所以大家要记住,其实一切都是学习,一切都是实践。
我们学习怎么跟人相处,学习怎么说话,学习怎么赚钱,其实更多的靠的是你跟现实世界的碰撞。
你要去跟人接触,甚至你要掉坑,你要受委屈,你要去承受挫折,你要丢面子,你会很难受,你要吃很多的亏,你会得到很多的这个教训。
然后你通过实践,你通过丢面子,你通过吃很多的亏,你通过掉很多的坑,然后进行总结,进行反思,你慢慢的才掌握了一些东西。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这个社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其实手段并不重要,达到目的才重要,有些人他看不起,那些说整天搞关系拍马屁上去的人,你认为那些人他自己不辛苦?
其实他们搞关系的辛苦程度并不亚于你天天加班加点,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工作的好坏并不是职场的唯一评价标准。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毒鸡汤,只管努力,把结果交给时间,我告诉你,这句话绝对是一句毒鸡汤,虽然听起来感觉正能量满满,结果感动的只是自己。
总之,工作中要善于从多方面多维度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判断事情,避免简单的给人画脸谱,避免简单的给事情贴标签,这个思维一定要具备。
当遇到好事的时候,多看一看,还可能存在的坏事。当遇到坏事的时候,又要多想一想,还有什么转机?能够把一件事情从多角度多方位看待,就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