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为什么认知低?因为长期被假象蒙蔽
先觉者
首先得搞清楚一件事:我们的认知,是怎么来的?
答案很简單, 一个人的认知,必定来源于两个要素:一是他所接收的信息,二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感受的一切东西,都是以信息的形式被传送到你的大脑,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了一个个的认知。
但这些认知,很容易出现谬误,原因在于存在虚假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虚假信息
一个男人看到一个五官精致、身材苗条的女人,会出现这是一个美女的想法。
这其中眼睛看到的五官与身材的模样便是信息,大脑对这个信息处理后,得出“美女”的想法便是一个认知。
但是这种认知,仅仅是根据你看到的视觉信息形成的,并不准确,因为你看到的”美女”,既有可能是个异装癖,也有可能是个擅长化妆的“丑女”。
也就是说,你的大脑通过加工处理信息得到的认知,也可以是错的。这种错误,是由于你所接收的信息本身就存在虚假的可能。
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如果信息本身是客观的、准确的,不管换成谁看到的视觉信息都是一样的,即便如此,不同的人还是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因为不同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是主观的。
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形成认知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审美上,有的人以白为美,有的人以黑为美,有的人以胖为美,有的人以瘦为美。大家对于美的标准不同,自然得出的认知就不一样。
所以即便信息是真实的、一致的,还是有人得出“美女”的认知,有人得出“丑女”的认知。
另一方面,在实际当中,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仅能处理简单的信息,有的人能处理稍微复杂一些的信息,有的人则可以快速处理大量复杂信息。
这种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决定了人们认知的巨大差别。
因此,同一个人,接收的信息不同,产生的认知不同;
但是即便接收到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取决于他们的大脑如何处理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而由于人们的认知不同,对人对事的态度就不同,以小积大,对社会的认知就不一样,长此以往,个人的发展命运也就天差地别。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环境,或者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成长环境,他们的人生完全不一样的问题。
那么,社会认知水平要如何提高呢?
对症下药,就是要解决有效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问题。
假象是蒙住眼睛的纸,被假象蒙蔽的人,对很多事情总是觉得说不清、道不明。
只要把假象这张纸戳破了,你就会发现没什么事情可以隐藏,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东西,但若是不戳破它,那就永远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糊涂一辈子。
一个人的生活中,假象越多,社会认知水平越难以提升;破除假象的能力越差,社会认知水平也越难提升。
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社会认知的五个阶段:蛮荒期、愚昧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圆满期。
比如,处于蛮荒期的人,对信息是很少做加工处理的,处理信息主要靠本能,所以看到美女就流哈喇子往上凑,看到好吃的就伸手拿,被冒犯了就马上发怒,被夸几句就能跟人掏心掏肺。
只要你稍微用点儿手段,就能让他按照你的想法行事。这种人最好控制,最容易上当受骗,也最常被人拿来当枪使或者被人耍得团团转。
再比如,处于愚昧期的人,通常接收信息比较片面,处理信息也是靠本能和情绪。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简单,就容易形成很多错误的认知。而且要命的是,错误的社会认知一旦形成,不下重药很难纠正。
这种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有的人长期看新闻和电视剧,就会被灌输”穷人很高尚,富人很邪恶”的认知,因为每天大量的新闻、电视剧都在给他灌输这样的信息。而事实上,他可能一辈子都没认识几个有钱人。
有的人受传统教育时间长了,也会常常以”我虽然穷,但是做人无愧于心”自诩,只因为传统教育每天都在歌颂好人、穷人。但只要社会认知稍微正常一点的人,就会在心里打个问号:难道要无愧于心,就必须当个穷人吗?
当然还有更多的情况,在公开平台是不能说的。大部分底层人走不出底层,不是缺少机会,而是太长时间生活在假象中,导致社会认知水平长期低下。
要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就要破除纷纷扰扰的假象,要破除假象,先要停止接收垃圾信息,把脑子里的垃圾都清理干净。
清空了大脑之后,才能真正开始构筑正确的社会认知体系。
比如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人性是什么样的,社会规则是如何运行的,社会事件是如何演变发生的..……
有了正确的社会认知框架以后,再去看这个世界的纷呈万象,你就会像开了天眼一样,真真假假无所遁形,异常清晰。
最后,再说一个提高认知能力的小技巧。
你要相信一点,凡是你能看到的东西,大多都是假象。要想破除假象,那就是多思考你看到的现象背后的东西。
为什么西方价值观喜欢宣扬自由?并不是他们真的高尚,而是因为资本需要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
为什么古代搞少数人的私塾教育,现在搞九年义务制的普及教育?并不是为了你的人格健全,而是因为私塾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精英,九年义务教育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
为什么网红明星的收入比科研人员要高? 并不是网红明星的社会价值更高,而是因为网红明星能通过媒体工具,链接数十万、数百万人,“驱使”他们为自己赚钱,而科研人员说到底,只是个打工人,靠的是出卖个人时间赚钱。
多思考现象背后的东西,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就算你思考的东西不一定绝对正确,也一定会让你的认知能力提升,而不仅仅是跟着媒体、新闻去发泄情绪。
人云亦云,别人高兴你也高兴,别人悲伤你也悲伤,别人气愤你也气愤,等别人赚到钱了,你还是穷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