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如何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公众号(U君笔记)

我们普通人,长相差别不大,智商差别不大,但是在进入社会5年之后、10年之后,处境却千差万别。有的人依旧拿着几干元的薪水,而有的人已经年入几百万了。
经历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自然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要知道,普通的上班族,真正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

在班上的 10 个小时里,需要执行上级完成的任务,闲暇时可能会刷刷短视频,跟同事玩两局游戏,扯扯淡。
下班之后跟朋友聚聚餐,周末躺在家里睡觉,或者跟同事、男/女朋友出去闲逛。
真正静下心来看书、思考的时间极少。
而不思考的代价非常大,可能让人在几十年里一直原地徘徊。
那么,该如何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呢?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5点,分享给大家:
①吃亏之后才会反思。
人类这种动物都是很贱的,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吃一堑不长一智。
比如,一个本来非常热心的人,突然变得冷漠了,不用奇怪,他可能吃亏吃到一定数量,量变转为质变了。
因为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整天帮助别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他好,反而多了几个仇人。

我之前在《帮人成仇》这篇文章里面也写过这个话题。
吃过亏之后,才会思考一个道理:并不是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记着我的好。很多人其实在这个方面,还不如一条狗知道感恩。
再比如,不要轻易去做公司法人,不要轻易把身份证借给别人办理各种证件或者担保,亲爹妈、亲兄弟姐妹都不能借。

他们可能没有害你之心,但是他们可能是蠢货啊。
蠢货比坏蛋还要严重。
只有经历过这些、吃过亏的人,才会思考“个人隐私”“个人信用””“感情”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

②增加优质独处的时间
我说的独处,不是让你不合群,而是说,你每天最好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安静的、不被打扰的时同。
你可以读读书,也可以冥想,思考一下最近一周、一个月自己做了哪些蠢事和明智的事。
反思过去,很可能会让你在未来做决定时更加英明。
走路、看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选择一条安静的小河,在河边漫步;或者在林荫小路上踱步也可以。
眼里的世界清静之后,我们的心也会清静下来。心一旦清静下来之后,自然脑子就灵光了,迷雾也会消散。

③输出倒逼输入、倒逼思考
我每天都要写一两千字的内容,这些也不都是来源于我的经历、我的想象和我的大脑储备。

其中很大一部分灵感,都来源于我摄入的知识,以及大脑的思考加工。
比如,我想写“如何才能深度思考”这个话题,我自己先列几个提纲,然后再去 YouTube 和知乎上去参考一下其他大佬是如何深度思考的。

然后,我再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以及有共鸣的地方,把他们的知识体系内化成我自己的。
最后你会发现,我写的东西之所以比较有深度,能打动人,能帮到人,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有“每天写 1500 字”这个习惯。
如果没有每天更新文章的责任和压力推着我,那我可能早就躺平了。写文章多累啊,眼睛难受,颈椎难受,胳膊也酸。还是躺着舒服。

此隐藏内容仅限VIP查看升级VIP

最后说说阅人无数,其实销售、理发师、按摩师、小姐这类职业,接触的人多而且杂,他们看人可能比大学教授还要准。
基本上看你的着装打扮,然后再跟你聊几句,就把你看透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