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人急需周围的信任评价矫正自己的判断
守夜人总司令
张牙舞爪是陷入自卑和恐慌时的自我保护机制,事情的发展不会因为你的姿态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举措失当,让路越走越窄,所有把一手烂牌打的更烂的人都深有体会。
道理谁都懂,但道理不足以在应急反应的时候,影响自己的行为。因为心智系统中的情绪因子的自动响应机制是无法中断的,除非触发更高优先级的情绪因子的响应机制,然而,依据逻辑做出的理性判断所能触发的响应,通常难以中断像恐惧这样的基本情绪因子触发的应急反应,而且时刻高度紧张的频繁刺激,会让整个心智系统的调度机制难以空闲下来,所以,大多数深陷困境的人,明白所有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一个伟人说:原子弹真正的威力在发射架上,而不是丢出去之后。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时候,才会进入死循环的状态。
如果结果呈现在面前,无论好坏反而不焦虑,也不恐惧了,这就是为什么自卑的人习惯性将一切都导向毁灭,当关系被摧毁,做事的结果再一次如预期一样失败的时候,反而能获得一种解脱的轻松。如果你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这种状态的人,往往是试图迈开脚步和等待结果的时候,才会处于一种死循环的恐惧和焦虑状态。
自卑的人在他们自己设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其实和其他人的状态一样,能够卸下一切防卫,也能承认自己的无力、缺陷和无能,然而,这种松弛的安全状态,往往仅限于没有外人的独处空间。自卑的人不是不会反思,也不是不愿意承认,只是不能在存在外部观察者的时候承认。
于是,自卑的人就会产生一种现实的困境,自卑的人难以与人合作,因为合作中的节奏往往不受自卑的人所控制,一旦失去主导权,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并加速进入死循环。
自卑的人在任何一种信任关系中,往往都会用力过猛,那种不容置疑的高频索取,特别是关注、认可和在乎的排他性情感索取,时常让信任关系的另一方喘不过气来。
事实上,自卑的人急需通过信任关系,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以矫正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然而,关键的一步就在于自卑的人时常会用力过猛,摧毁这种信任关系,从而在自己的周围无法建立起自己,能够信任且用于矫正自我判断的评价系统,这一步迈不出去,就一直陷入自我质疑的泥塘之中。
如果一直缺乏一个能够信赖且能够矫正自我判断的评价体系,那么,对一切的判断都会变得不确定。
综上所述,有三个具体的应对办法。在开始任何一种办法之前,都务必克制自我蒙蔽的鸡汤,所有的鸡汤都只能带来暂时的缓解,却会造成更大面积的溃烂。
事实上,一个人对鸡汤的沉迷程度,源于对自我的绝望程度。
自卑的本质是对自己我价值的否定,而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则源于对自我判断体系的质疑,突破口的核心就是恢复对自我判断体系的信任!
第一个应对之策是选择主动权更大的事去做:自卑又强势的人,只有在熟悉和胜任的事情上,才能稍微卸下防卫的沉重盔甲,因为任何一种失控的不安,都会让自己立刻武装起来。
累积胜任感,虽然不足以马上恢复对自我判断体系的信任,但是可以停止对自卑又强势恶性循环的进一步侵蚀!
第二个应对之策是减少参与需要协作完成的事,多做独自能够完成的事:
比如说,工作需要协作完成,但有的岗位需要高频协作,而有的岗位协作的频率比较低,后者更适合处于自卑又强势状态的人。
除此之外,人的自我判断和评价体系是多维度的,即便工作上不得不被卷入协作的节奏之中,即便遭受挫败也可以立刻转移注意力,不把挫败放大。
然后,以能独立完成的事去填补,比如说健身这种事,就是不需要协作的,甚至不需要任何观察者在场,能够坦然的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并独立完成,实实在在的效果反馈,会修复被侵蚀的自我评价和判断体系。
第三个应对之策是多做需求明确的确定性事务,少对复杂事物做判断:当一个事物过于复杂的时候,它的变量太多,你对自己的判断体系本身就存在质疑,就更加难以抓住关键点,自然也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连复盘都找不到头绪。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做确定性的工作获得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做不确定的事,比如说创业和投资,遭遇失败的概率更大。前者的积累能够加速修复自己对判断系统的信任,后者反而会进一步增加对自我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