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滋味
原创:老秘书
为什么你总是被欺负?因为你不懂人性,过分善良就是一种纵容;
为什么你总是被欺骗?因为你不懂人性,交浅言深是大忌。
为什么你总是被利用?因为你不懂人性,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为什么你总是成为棋子和炮灰?因为你不懂人性,这个社会有两套规则, 一套是显性的, 一套是隐性的。
直面人性,才能认清真相;
直面人性,才能合作共赢;
直面人性,才能成为强者;
直面人性,才能改变命运。
今天更新人性真相的第三篇文章,今天要分享的主题叫做:权力的滋味,从人性的角度讲一讲,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追求权力?人生追求有哪三个阶段?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体制内到底要不要追求升迁?
有的人会很困惑,他说,老秘书,我看到我的直接领导,比如我的科长、主任、处长,整天忙来忙去的,累得跟狗一样。
当个中层干部,也没什么权力,手底下就管着三五个人,工资也比我高不了多少,幸福感也不高,那体制内到底要不要追求升迁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课程里是讲过的,我讲过一个系列课,就是电视剧《岁月》的解读,跟大家详细地讲过这个问题。
总体上来说,我的观点: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只要你进了体制这个门,最好还是有个一官半职好一些。
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一样,读书期间衡量我们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你的学习成绩。你说你劳动好,你说我爱干净、讲卫生,你说我乐于帮助同学,那都不在衡量标准之内。
同样的,体制内衡量你个人成就感的唯一标尺,就是你能不能当官,你能当多大的官,升迁是对你个人价值的最大肯定。
人啊,都是有比较之心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大家族里,家族里有好多人都是体制内的。人到中年,这个人已经当上副总经理了,那个人已经当上处长了,另外一个亲戚已经当上支行的行长了,大家过年聚在一起,就你还是一个普通的小科员、大头兵,你多少心里是会有点膈应的。
人是没办法完全免俗的,你说我完全不攀比,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里,你生活在一个社会评价体系里。
你会发现,当一个人当上领导以后,他走路腰杆挺得更直了,说话声音都更大声了。不得不说,权力是一剂春药,会让人着迷,让人上瘾。
有的人说,老秘书,我不追求升官,我业余时间搞副业,运气好的话,也能赚一些钱。
有炒股赚钱的,有在外面跟人合伙做生意的,有做自媒体的,有做微商的,有炒房的,有开网店的,有朋友圈卖燕窝、鱼胶、滋补品的,总之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赚钱的门道,实际上拿工资只是被大多人数接受的一种赚钱方式而已。
确实,我们不否认,赚钱可以给你带来成就感,也可以改善你的生活。但是人的观念是会变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到的第二点:人生追求的三个阶段。
人生追求的三个阶段
人生追求我认为有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呢?(以下约6000字深度长文)
第一个阶段是求利,第二个阶段是求名,第三个阶段叫做求静。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做“追名逐利”,但实际上我认为“逐利”是排在“追名”的前面的。人都是先求利,再求名。
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求利
第一个阶段为什么是求利呢?
因为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存都是第一原则。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博士毕业,你是作家,你是教授,你是多大的领导,作为人的话,你的首要任务都是先活下去。
我首先都要追求物质的东西,让我们能够吃饱穿暖,然后你才能谈其他的精神方面的东西。
我们年轻的时候,在单位拿的工资是最少的。因为你级别最低,工龄最短。但是那个时候又是我们最需要花钱的时候,吃饭需要花钱,买房、买车需要花钱,结婚需要花钱,养小孩需要花钱….…
你会发现,人生当中大头的支出,几乎都发生在我们35岁之前。35岁之前,大部分人都要完成买房、买车、结婚、生小孩的任务。
如果我们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的话,大多数人,35岁之前,大多数人在事业上其实是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太多的钱。
尤其是平民家庭的孩子,哪怕这个人非常优秀,你是985高校的硕士、博士,你非常聪明,你非常勤奋努力,但是你的人生真正的辉煌,也都是发生在35岁以后,为什么呢?
因为35岁之前你都在积累,在蓄势,在成长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会摔跤、碰壁、吃亏,然后,你才开始有所成就。
如果你来自一个普通家庭,你在35岁之前没什么大的成就,其实你也不要着急,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脑子里面只有两个字,叫做搞钱,我们会觉得,哇,有钱了真好,好像有钱就是我们毕生的最大追求。
是啊,确实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很多好的东西,都需要用金钱来交换。吃、喝、玩、乐都需要花钱,教育要花钱,生病了你也要花钱。
年轻的时候,你会觉得要是我的月薪能够达到一万,那该多好。但是当你能够挣一万一个月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根本没什么用,一个月挣一万,一年才挣12万,这点钱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你的生活。
然后你想一个月要是能赚3万,5万,那应该就很开心了。等你一个月能赚三万、五万的时候,你发现生活也就那样,至多你买大一点的房子,买好一点的车子。
就算你一年赚一百万,两百万,其实物质能够带给你的那种快乐,也是有限的。无非就是把你的100平米的房子,换成200平米的,把你的15万的车子,换成30万50万的。
而一年赚一百万、两百万,其实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天花板了。不管你是打工还是做生意,能做大生意,一年赚几千万、几个亿的,那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
当然我不知道有几十亿资产的人是怎么过生活的,特别有钱的人的快乐,我是真的想象不到。
但是有一句俗话,叫做广厦万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就是你有一万间房子,哪怕你家里是开连锁五星级酒店的,全国各地都有你们家的连锁酒店,你一晚上也就只能睡一张六尺的床。你家财万贯,你有很多钱,你一天也就吃三餐饭,你不可能一天吃十顿饭,那得撑死,对不对?
大家也都住过五星级酒店,也都吃过豪华大餐,你们觉得住在五星级酒店里比住在家里舒服吗?反正我出差,我一般都是睡不着的,多好的酒店都睡不着。
后来有会员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出差的时候把自己家的枕头带上,说这个方法管用,但我试了以后还是睡不着。
再举个例子,吃饭。所谓的私房菜,在南方,大多数的高档私房菜,你吃多了真的觉得没意思,无非就是燕、翅、鲍、龙虾、高级海鲜滋补品那些东西,偶尔吃一次还可以,吃多了也不健康。
过了四十岁,你的身体就会发出各种警告,要么血压高,要么尿酸高。我在南方沿海城市,单位一半以上的人基本都尿酸偏高,尤其是男的。全单位几百个人,我们上一次体检,身体的所有指标,没有任何一项有问题的人,只有三个。
现在我吃什么东西,一般都比较谨慎,也不吃多,吃多了一是不舒服,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胡吃海喝,二是吃多了也不健康,还得注意控制各种指标。
所以,这是我说的,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求利。就是你会想要挣钱,好像有越多钱越好。
但实际上我个人的感觉,金钱能够给人带来的满足是有限的,有钱了也就那样。
就像马云说的,我不喜欢钱,我对钱不感兴趣。其实他不是对钱不感兴趣,是因为金钱带给他的兴奋、幸福也就那样,已经达到临界点了。
我不是有钱人,但我觉得有钱了,也很无聊,真的无聊,没有那么快乐。当然,原因可能是我的钱太少了。真正特别有钱人的快乐,我想象不到,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求名
没钱的人,总觉得有钱了最爽,最开心。我这边东南沿海还是很多做生意的有钱人的,实际上我接触过很多有钱人,他们还是羡慕当官的。
因为不管你资产多少亿,你去见一个领导,你还是要低三下四的。不管你的生意做得多大,你还是怕各种管制、限制,今天告诉你消防不达标,明天跟你说环保不合格,你再大的生意,也经不起折腾。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参加过大家族的聚会,我们客家人,大家族一般都会有一个祠堂,过年回家祭祖的时候,会选一个人来代表家族讲两句。
首先站出来讲的都是谁呢?不是家族里最有钱的那个人,而是当官的那个人。一般家族里最年长的老人会提议,你是代表政府的,你来讲两句。
当年我们家族有一个老板,他是做家电生意的,早年通过做跟政府相关的生意,政府的宾馆要装空调,一次性跟他采购300台空调,大概五六年左右的时间,赚了很多钱。
所以真正有钱的人,其实不需要一辈子都很赚钱,如果你仅仅是赚够生活的钱的话, 一辈子只需要赚个五年到十年左右的钱就够了。
赚到钱以后,他就给一所学校捐了一点钱,帮助贫困的孩子读书。那是差不多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后来他的生意也就慢慢没落,现在基本上是吃老本。
就是那么一次捐款的经历,基本上每次有人到他店里来,不管你买不买他的家电,他都会像复读机一样,把他的那点事迹讲给别人听。
所以人啊,光有钱还不够,他还会求名,他还会想在这个社会上有影响力,有存在感.
中国古代讲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当然那是古代,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现在商业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在人们根深蒂固的思维观念里,它仍然排在仕的后面。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是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第一个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就是你要吃饱穿暖;
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求,你要生活比较稳定,不要颠沛流离,不会有疾病或者各种其他的痛苦;
第三个层次你有社交的需求,你会渴望友谊、爱情,还有其他的社会关系交往;
第四个层次,你希望有成就感,有名声,有地位;
最高的一个层次,叫做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你要实现个人的终极价值。
你会发现其实金钱能够给人带来的满足,大部分是止步于前三个需求,最多能到第四个需求。
第四个需求更多还是通过你有地位,所谓的有地位,在中国来说就是追求仕途。
有的人也许会说,不对啊,老秘书,如果把生意做到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这种程度,去到哪里也都是挺风光的,都是各个地方的座上宾,甚至马云去到外国都是各国政要的座上宾。但是如果一旦上面想让你消停,你也就要消停,你就不敢随便乱放炮,不敢随便乱讲话。
中国近代有个有名的红顶商人叫做胡雪岩,胡雪岩也可以算是当时中国的首富,他可以算是徽商,也可以算是浙商。
因为他是在安徽徽州出生,但是是在浙江起家的,他甚至跟当时的朝廷军队相关联,为左宗棠的军队筹措军饷,被朝廷赏赐黄马褂。
但是朝廷想让你倒台的时候,外国势力想绞杀你的时候,就算你万贯家财,顷刻间也就飞灰湮灭。所以商人其实是非常脆弱的,这方面我就不展开来多讲了。
有一部电视剧,叫做《胡雪岩》,1996年拍摄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陈道明主演的,老演员演的电视剧,还是值得一看的。那个时候的陈道明还不老,四十岁出头吧,正是演技成熟的时候。
好,我们接着说求名这件事,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叫做权力的滋味。
实际上,很多小单位,尤其是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基层单位,越是那种国企、事业单位,有一定权力的单位,权力的性价比是越高的。
哪怕你只是一个科级单位, 一把手就是正科级干部,他在单位当一把手,这个单位就像是他的王国,他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
他专横霸道,说一不二,他说的话就是圣旨,单位搞攀附制,谁跟一把手关系好,谁就能鸡犬升天,谁要是敢跟一把手对着干,他就没有好日子过。
小地方的一把手,他的存在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以前,科级干部还配秘书、配车,再多的我就不好多说了,大家如果是在这样的单位经历过那些时刻,你们应该有体会。
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求静
就是当你到了六十岁以后,当然这个年龄不是绝对的,有的人早,有的人晚,这个要看你前两个阶段在什么时候实现。
我们就拿现在的退休年龄来定义,你到了六十岁以后,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追名逐利,那说明你前六十年白活了,你还看不透。
人过了六十,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这辈子你该有多少钱,能求得大多的功名,五十岁左右基本就已经注定了。
像姜子牙那样,大器晚成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像什么摩西奶奶一样,八十岁才出名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一个人如果晚年还在追名逐利,真的就是属于看不透。看不透的人会活得很累,也很可怜,因为名和利实际上都是一种枷锁。
我们经常讲工具人,什么是工具人?
我理解的工具人,就是你被某种外在的东西捆绑了,只要你不自由,你就是工具人。
一个人只要你持续地追求名和利,你就被捆绑,你就是工具人。
因为名和利有巨大的诱惑,有了钱,你会想要更多的钱。尽管这个时候钱对你来说,就是个数字而已。
但人都是贪心的,你总想这个数字越来越大,就像我们打游戏一样,哪怕得到的是虚拟的货币,是欢乐豆,你也想越多越好,哪怕是支付宝积分,你也想越多越好,名也是一样的,你当了科长,你觉得科级干部真没意思,科长还是个干活的,上面有处级干部压着,你感觉不爽。
然后你提拔了副处长,迈入了处级干部行列,你觉得副处长,这个副字怎么这么不舒服呢,什么事情都是处长说了算,我一定要当处长,把这个副字去掉。
等你当上了处长,你还会想继续往上走,因为你当到处级干部,按照现在的标准,你六十岁就要退休了,你继续往上走,你能够主政一方,你可以去政协,在政协也退休了,你可以去社会团体再继续当领导。
比如很多地方都有什么博物馆、纪念馆,什么协会、什么贸易促进会、什么联合会、什么公益组织,你之前是大领导的话,退休了还可以去这些社会团体里面当领导,当个什么名誉馆长、名誉会长、名誉主席,你还可以继续有影响力。
孔子有一句话叫做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就是说君子啊,有三样东西需要警惕的。年少的时候,血气没有定,要戒之在色,太好色会耽误你;
到了壮年呢,血气方刚,要戒之在斗,你整天想争强斗狠,就会出问题;
到了老了,血气都衰了,你要戒之在得。不要想着什么都得到,什么都要抓在手里。
在一个家庭当中,谁最幸福呢?不是那个管得最多的人最幸福,是懂得放手的人最幸福。
有的老人什么都要管,子女怎么教育自己的小孩他要管,子女什么时候要起床他也要管,孩子晚上回来稍微晚一点,都要盘根究底,家里的大小支出都要管,这样的人你说他累不累啊,我是觉得很累,我在家里就是属于比较佛系的,我不太爱管事,我觉得每个人的自由都应该受到尊重。
如果我爱人不管的事,有必要管的,那我就管。如果我爱人愿意管的事情,那我就不管。像小孩的作业,她愿意管,那就让她去管。我不会追在小孩的屁股后面,整天催着他做作业。我就负责带孩子吃喝玩乐,孩子说想吃什么,我说买,孩子说想玩什么,我说行。所以孩子跟我在一起,他很快乐,他没有压力,我就做好一个陪伴的角色就好了。
其实人终其一生,最后是要学会放下。前面的求利,求名,你都经历过了,最后就是要学会放下,这些东西最终也是过眼云烟,都是一种外在的束缚。
有人问我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说其实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所谓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
都是我们自己或者外在的社会赋予的。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就像玩游戏一样,打这把游戏你可能会赢,你也可能会输,最终在乎的是这个娱乐的过程。
好,我前面讲这人生的三个阶段,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追求权力,因为实际上权力是属于名的阶段,是人第二阶段的追求。
当然了,我讲的这些也是因人而异,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怎么生活,你要追求什么,其实没有标准答案的。
有的人会认为我就想有钱就行了,不想当领导,当领导特别累,没什么意思;有的人会觉得成年人不做选择题,我选择都要,既想当官,也想发财,这个就会比较难。
以前我给大家推荐过一部电视剧《岁月》,看完这部电视剧,你认为作者有特别的倾向性,认为我们一辈子要像谁一样活着吗?
没有,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梁志远,梁志远这种人,智商非常高,情商呢,通过后天的吃亏、掉坑,他醒悟得还不算晚,再加上贵人相助,坐上了厅长的位置,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梁志远那么幸运。
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吴过,吴过也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这种人是最适合走仕途的,只是他还缺少一点大智慧,他的聪明大多数是小聪明,上不了大台面,所以最后他在竞争中也输给了梁志远。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成为罗清水,罗清水本人到老的时候,也承认说,要是我再年轻一点,我也想做点事情,我也不想一直待在资料室里面,天天下象棋。
剧中还有李科长,就是最后中风了瘫痪了,坐在轮椅上那个李科长,他选择了站队,只是站错了队,最终因为病发要在轮椅中度过余生。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活法,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选择。
所以今天讲的东西,仅供大家拓展思路,我也不指望每节课对每一个人有帮助。如果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讲过的东西你领悟到了,你觉得有用,我觉得就够了。
有的人也许会问,老秘书你怎么懂得这么多,你怎么体会这么深?
其实一个人不一定要等到六十岁、七十岁,或者等到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才活明白。因为那个时候你活明白,意义也不大了,很多时候你要靠自己多听、多看、多经历。
就像前段时间生病,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动不想动,浑身没力气,肌肉疼,这个时候我想一想,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东西是很重要的。
以前我总想着追求幸福,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人不应该一直去追求幸福。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追求幸福,幸福可能会离你越来越远,你永远达不到幸福的状态。
我们有的时候要经历一些痛苦,经历一些挫折,经历一些不幸,在我们经历这些的时候,回过头来你再看看,幸福也许就唾手可得。因为幸福从来都不是一种真实,它是一种感受,它来源于比较。
关于幸福这个话题,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一节课,叫做如何提高幸福的感知力,如果大家没听过的话,可以去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