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靠的是马太效应 不是木桶原理

赚钱靠的是马太效应,不是木桶原理
公众号U君笔记

所谓木桶原理,就是“短板决定上限”
一个用木板拼成的水桶,里面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一个团队里有技术、市场、管理等多个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很差劲,那么整个项目可能都无法向前推进。

所谓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你越是不缺钱,来钱就越轻松,你越是不缺爱,那么所有的爱都会涌向你。
反之,缺钱、缺爱的人想要获取金钱和爱情,那比登天都难。
上面这两个理论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在个人成长和营销赚钱维度,“马太效应”比“木桶原理”重要多了

下面我就通过 4个实战案例来论证这个观点,由于会涉及到很多核心的营销心法,我必须设置成付费阅读。

1.永远尊重市场数据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目前我只有“赢在 8 小时之外和“U君笔记”这两个账号(下文分别用“大号”和“小号”来指代)。
而且我在这两个号上面都写了很多篇付费阅读文章。
如果你同时关注了我这两个号,你应该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每周都会挑选一篇小号上的付费文章转发到大号上,引导大号上的粉丝进行付费阅读。
这时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小号上的付费阅读文章,有的是 20 个人付费,有的是 90个人付费,我该转哪一篇?
如果我用“木桶原理”来思考问题,我会转发那篇只有 20 个人付费的文章,因为它的数据太不好看了,属于短板,我要拉升一下。
但是,如果我用“马太效应”来思考问题,我会转发那篇有 90 个人付费的文章,因为它在小号上很畅销,那么转发到大号上依然会畅销。

做营销时,每个收钱的步骤都不要忘了“马太效应”
在经过几次测试之后,我发现“马太效应”才是王道,在小号上付费人数比较多的文章,转发到大号上之后,还会有很多人付费。
如果我转发 20 人付费的那篇文章,可能会新增5个付费用户;如果我转发 90 人付费的那篇文章,可能会新增 30 个付费用户。
这就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有的人一辈子也想不通这个问题,他们总想弥补自己的短板,却对“经过市场验证的火爆场景”视而不见。
结果就是,无论在职场、商场和情场上,屡屡受挫。

此隐藏内容仅限VIP查看升级VIP

4.赚钱就要一针捅破天
如果你在体制内工作,那么你需要研究的是“中庸之道”和“木桶原理”,每个维度都不能太差,但是也不能太冒尖。
但是,如果你在市场上搞钱,不管是上班也好,还是创业也好,你一定要牢记“一针捅破天”。

就是说,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而且要把这个技能打磨得非常厉害,最好是闪闪发光、光芒万丈、闪瞎别人双眼的那种。
很多人之所以进入中年依然赚不到什么实质性的钱,沦为了庸庸碌碌之辈,就是因为他没有这种”一针捅破天”的技能。
反之,他每天都是到处瞎浏览,一会学学这个,一会学学那个。
今天想要考个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明天又想考个会计证书..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旦你意识到自己擅长做某件事时,一定要顺着这个感觉深挖下去。

就拿 U君自己来说。
当我意识到我能靠写作赚到钱、获取到成就感之后,我每天至少要敲两三个小时的键盘。
而且,自媒体领域也存在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你的粉丝越多时,你做起来就越轻松,涨粉也就越快。
另外,很多场所/平台都遵循“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逻辑。
就拿知乎来说,如果你是个新手,你去知乎上写东西,然后顺便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想要往上面引流。
这时候,知乎大概率会对你进行禁言、封号等处罚,因为你不遵守规矩。
但是我在知乎上有十几万粉丝(我的知乎账号是“U君笔记”),我可以在上面为所欲为。
用户简介栏里我留下了自己的公众号,写完一篇高赞回答之后,我也可能会把自己的公众号留到回答的尾部,在评论区我也会进行引流。

知呼对于我的这种行为几乎是默许的,不会处罚我。
因为它现在本来就不瘟不火,他们几乎是求着大 V们去上面创作内容,怎么可能会得罪大V呢?
其他的自媒体/直播平台也是同理,一旦你做大了之后,很多事情都简化了,各种障碍也都扫清了
如果你也想达到这种“强者恒强”的状态,你必须要拥有一种“一针捅破天”的技能。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