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打破认知边界,就能驾驭各种社会规则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了几个重要的观点:
人的认知有高有低,是因为认知存在边界;
认知边界是因为存在不同的社会规则;
打破认知边界,就要先弄明白怎么制定规则。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规则是怎么被制定出来的,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规则层次。弄清楚了这些,就基本上破解了各种社会规则。
如果你能意识到“边界”的存在,能够洞察到无处不在“规则”,你就会发现,自己每天所思所想的东西,非常幼稚和可笑。为什么呢?因为你必定活在一个“规则”内。
规则的笼子
人就像某只关在笼子里的猴子,所有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自己生存边界的规则中,所有人都在自己所属的大大小小的笼子里转圈。
大多数人会在生活中习惯这些规则的存在,遵守这些规则的规定,从来不会去质疑这些规则本身,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这些规则的存在。
因为他的世界全部被框进了这个规则的边界范围内,所以他就会习惯性忽略边界以外的世界。
但是事实上,所有的规则都是被人制定出来的。
极少数人创造规则,把大多数人框进规则里进行驯养,不同的朝代更换、不同的时代更迭,不变的是关住人们的笼子,变得是造笼子的人,以及驯养的规则。
无论你生活在哪个时代,生活在哪个地方,这些笼子始终存在,你也始终在一个笼子里。
规则是分层次的。这些规则的笼子有大有小,比如精神的规则就是各种各样的宗教、哲学思想,公式的规则就是科学、技术,利益的规则
就是政治、经济,运行的规则就是法律、制度,等等。
这些大的规则又向下延伸出了各种不断细分的规则,在各个方面决定着人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生活的选择。
越是层次高的规则越简单,越是层次低的规则越复杂。高层次规则包含着低层次规则,一层又一层向下兼容。
我们之前讲过,社会天然是金字塔结构,在社会各个阶层中,虽然每个人出身、行业、背景都不相同,但是从规律上讲,越是社会上层的人,适用的的规则越简单,越是社会底层的人,适用的规则越复杂。
这很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小白领,每天面对的规则是怎么处理文件做数据表格,每天上下班要打卡、要写工作总结、要处理接待等等。
他的规则就是这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公司制度。但是对于公司的老板,这些规则都是不存在的,因为老板就是这个规则的制定者。
老板的规则是什么呢?是这个行业的规则、商业的规则、赚钱的规则、法律的规则。
同样的,能够框住老板的这些规则,对于更上层的人来说,也不是规则,因为他们制定了整个行业规则、商业模式或者法律法规。
社会上层的规则,可以向下兼容,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一层规则之下的人,都需要遵守这个规则。但是社会下层的规则,不能向上兼容,
这一层之下的规则,这一层之上的人是无需遵守的。
造笼子的人
那么,笼子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很明显,是人自己造出来的。规则都是由人来定义的。
周朝的时候,周公制定了周礼,天下一统。周朝后期,王朝衰弱,天子再也没有能力约束各个地方,以至于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于是这时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大佬们都在造笼子,制定自己流派的规则,推销自己的学说。
分散割据的分封王国各自为政,才有百家争鸣出现的土壤。
这个世界最大的笼子是自然,最大的规则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里没有约束,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人类出现之后,最强壮、最能打的人,开始抢地盘,组成部落、族群、王国,用武力征服别人,造出了武力的笼子。
但是关在武力笼子里的人会反抗,动不动就想打破笼子出来。
这时候,聪明的人开始造思想的笼子,创造出各种流派学说。这些搞思想的人跟搞武力的人说,你用我的这个笼子来关人,笼子里的人不仅不反抗,还特别听话。
于是武力和思想(宗教)结合起来了。驯养一段时间以后,笼子里的人果然变得特别温顺。
但是呢,每个规则都有漏洞,都不是万能的、永久的,这些笼子时间长了就生锈,而笼子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尝试打破笼子冲出来,
于是笼子不断更迭,加入了运行的规则(法律制度)、公式的规则(科学)等等
制定规则的人,在他所制定的规则里,是最有话语的。
谁对规则的定义最牛逼,谁的话语权就越大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程朱理学,儒派学说一直在被重新定义,儒派的规则也早就不是当初的规则了,每一代大儒,就是对规则重新定义最牛的人。
打破认知边界,就是破解规则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主题,要破解规则,就要打破认知的边界。一个人如果连认知边界都无法打破,那么他就会永远被装在认知的笼子里,无法逃离。
怎么样才能打破认知的边界呢?就是要跳出规则来思考。
要了解一个人的边界,只要弄清楚他在哪里,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然后跳出他的层次思考。如果你跟他站在同一个笼子里,是很难看清楚他的边界的
也就是说,假如有一个白领,你和他是同事的话,你跟他在一样的规则里,脑子里都是上班打卡、工资福利、总结汇报、绩效评优等等,
你是没办法洞察到他的边界的,更难以发现自己的边界。
但如果你是老板,你就很容易看到他们的边界在哪,他们所遵守的这些规则 ,是怎么来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想法,能达到什么效果。
所以要想打破认知边界,就要去研究规则,研究我们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谁规定我们在这里,他们有什么目的,我们能不能去別的地方。
简單说就是,我能不能不按你的规则来思考、干活?
我能不能不打卡?我能不能不汇报?我能不能不朝九晚五?
赚钱了我能不能多拿一点?能不能我指挥你,而不是你命令我?
很多的规则,是经不起深入思考、推敲的。
当然,这里也并没有深入地讲,稍微一深入,就是离经叛道的东西了。
很简单的例子,传统思想(儒派)认为百善孝为先,但这只是人为定义的规则,如果你跳出这个规则的笼子,比如跳到佛家角度,则是要斩断红尘、万事皆空,换句话说就是要六亲不认的。
再比如,职场中人都被要求有职业道德,喜欢跟老板讲情义、忠诚,
但跳出职场的规则边界,如果你自己也是老板,你还会跟对方讲情义、忠诚吗?恐怕更多的是讲利益,甚至是拼个你死我活了。
你也没办法讲谁对谁错,因为大家适用的规则不一样。
对规则的破解,最终还是要落实在阶层的跨越上,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一个社会,是由无数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系统。打破认知边界,破解社会规则,可以让我们对这个社会系统整体的结构、运行规律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而要实现阶层的跨越,要么是在既有的规则里打败对手,要么是创造新的规则,要么是利用规则的漏洞。
不过,如果你不是规则制定者,你很难打败对手,更可能是被对手打败。
创造一个新的规则,同样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对于普通人而言,找到系统的漏洞实现阶层跨越,大概是可能性最大的方式。
至于怎么去做,我们后面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