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
公众号(U君笔记)
今天是7月8日,我估计各个省份的“高考报志愿环节都已经结束了。
之前在知识星球里也经常有人咨询我关于“选专业”这个话题,他们都想知道什么专业好找工作。
我说,世界上不存在某个专业比其他专业更“好找工作”,否则大家都扎堆去报考那个专业了。
所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去选专业,可能更靠谱一些。
或者可以这样说:大学里你学的什么专业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始终不能放弃对自己兴趣和天赋。
相反,你甚至要投入比专业课更多的时间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上。
因为将来能让你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很可能不是你的专业,而是你的天赋。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天赋呢?
我总结,一共有两个阶段:孩童阶段,成人阶段。
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
英国教育学家肯罗宾逊把天赋一共分为8大类型:
语言表达、数学逻辑、音乐智能、人际交往、身体运动、空间认知、自然观察、自我觉察。
前5 种天赋都非常好理解,比如:
有的小孩天生就能说会道,或者擅长写文章;
有的小孩天生就精于数学计算和逻辑推演,数学总是满分;
有的小孩天生就有音乐细胞,对节奏敏感,各种乐器很快就能上手;
有的小孩天生就擅长人际交往,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孩子王”;
有的小孩天生就擅长某项运动,每次运动会都是轻轻松松拿冠军;
……..
比较难以理解的事“空间认知、自然观察、自我觉察”这三项天赋。
①空间认知
这类人天生就拥有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于色彩和空间异常敏感,拥有强大的抽象思维。
他们能在脑中想象出复杂的图像,并在纸上呈现出来,堪称白日梦想家。
他们适合成为画家、雕塑家、设计师、建筑师,甚至是电影导演。
②自然观察
这类人天生就善于观察外界事物、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观察整个宇宙。
相比于人类,他们更喜欢和动物、植物、石头相处,富有爱心,喜欢生物学,善于发现自然规律
他们适合成为医生、农场主、美食家、营养专家旅行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天文学家。
③自我觉察
这类人天生就拥有内省能力,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动机,而且共情能力极强。
哲学家运用这种能力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心理学家则通过研究内心世界揭示人类行为的奥秘。
这类人最适合成为心理学家、疗愈师或禅修者.
如果家长在小孩子身上发现上面 8种天赋里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重点去挖掘、培养,不要跟其他人傻乎乎地去内卷、去考试。
如果你说:U君,我从小到大没有任何一个突出的天赋,也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怎么办?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成年人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并且利用它做出一番事业、赚到大钱呢?
我总结,一共有 5 个标准,如果你能通过这5个标准找到自己的天赋,那么人生从此就像开了挂一样。
1.很容易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情。
要知道,大多数人都是非常懒惰的,每天做事情的动力无非就两个:我不做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我做了会得到什么奖励。
比如,有的人每天之所以朝九晚五去上班,是因为他不去上班的话,房贷、车贷就断了,老婆孩子也会跑掉。
他是不得已才去上班的。
比如,有的男人之所以会成为舔狗,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这样做有一定的概率可以获得交佩权。
所以,如果有一件事情,不做没有任何惩罚,做了也不会有任何奖励,也不允许发朋友展示…
但是你每天仍然能坚持做几个小时,说明你对这件事绝对是真爱。
为什么能做几个小时?因为在做的过程中你进入了心流状态,经常忘记时间的流逝。
做的过程中会有源源不断的小成就感和小满足感做成之后,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果你也有这种事情,那么它很可能是你的天赋所在。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举例子,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每当脑子里有一个好想法的时候,一定会立刻坐到电脑面前,然后就是噼里啪啦地敲击键盘。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可能完全沉浸在自己构思的虚拟世界当中,不能自拔。
不仅如此,他写出来的东西还有很多人喜欢看,甚至会付费、打赏,催他快点更新。
这说明他拥有写作天赋。
有人会说,我也有每天做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电影、钓鱼、旅游,这些算不算?
我想说,如果你已经 30 多岁了,每天仍然能玩 3个小时以上的游戏,或者看3个小时以上的电影,
那么你很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天赋。
如果没有天赋作为支撑的话,一个成年人很难长时间去做这种“输入性”的爱好。
那么你该如何利用自己的这些天赋去赚钱呢?
很简单,当你把一款游戏玩透了之后,你就可以录制相关的视频、积累粉丝、接广告变现,也可以做游戏主播。
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看电影,那么你就可以去写影评,或者做一个电影解说的短视频账号,照样能收获很多粉丝。
如果你对钓鱼很有研究,你也可以录制视频,教大家钓鱼的小技巧,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粉丝多了之后,你既可以接广告变现,也可以直接卖渔具。
总之,每个细分的领域都有一批大神,他们并不是智商很高的奇才,只不过对某个领域有一些天赋能长期坚持下去。
不怕你爱玩,就怕你爱得不够。
2.别人做得很辛苦,你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举例子,我推荐大家每天至少要写 1000字,有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耳挠了两个小时才写完 500 字,发出来也没几个人看。
而你呢,10分钟就写完了,发出来之后还上了热门推荐。
这种事如果发生了一次两次,可能是偶然现象。
如果经常发生,那么说明你很可能有写作天赋,或者说,你有网感。
U 君自己的网感就很一般,我在公众号里写了几干篇原创文章了,一次都没有被系统推荐过。
但是 VIP 群和知识星球里的小伙伴,有很多都是经常被系统推荐,所以,他们的写作天赋可能都比我好。
他们如果收入没有我高的话,很可能是执行力不如我强。
所以,你也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件事,别人做得都很费劲,但是你轻轻松松就完成了?
如果有的话,你一定要顺着这个感觉做下去,直到做出非凡的成就。
有人会问:
“U君,我写东西很顺畅,从来不会有抓耳挠腮的感觉。比如,有人在网上跟我抬杠、互怼,我一分钟就能输出 100 字。
但是,如果我想做自媒体的话,该选什么题材呢?”
我说,选题材就像选专业一样,还是要看你的兴趣所在。还有就是,你要重视市场的反馈。
什么样的文章在市面上很火,而你又非常感兴趣,非常擅长,写完之后反馈又非常好,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
比如,理财、职场、情感、心理、历史、个人成长,这些领域都比较火
3.重视每一个“我也可以”的瞬间。
如果你刷到一个篇篇都是 10 万+的公众号,然后你说:连这种水平的文章都能成为 10万+?那我也可以做到。
这时候,你一定不要忽略自己的这种念头。
你之所以这样想,大概率不是因为你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而是因为你窥探到了事物运行规律,窥探到了独属于自己的天机。
因为每个人只会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天赋所在的领域发出“我也可以”的感叹。
而那些“局外人”只会对此熟视无睹、内心毫无波澜。
做生意、创业这件事也是如此,我当年在北京为什么能开公司?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是:我认识一个代做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的老板,他当时的业务也很简单就是帮助其他公司代运营官微和官博。
然后每个月收费是一万元,但是内容很简单,就是每天发两条微博、一篇公众号文章。
因为当时有相当多的公司想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但是不懂新媒体,所以才会找这种代运营公司合作。
我当时就想:他们代运营的这些账号都是冷冷清清的,但是他们却赚得盆满钵满(代运营 20 个账号每个月入账就是 20 万元)。
如果让我做代运营的话,我比他们做得好多了。
然后我也迅速成立了一家公司,也开始做这项业务,而且由于我本身就擅长做账号、运营粉丝,所以第一个月我就拉来了5个客户。
所以,你要思考一下,在商业领域,你有没有产生过“就这?我也可以!”的瞬间?
如果有的话,你干万不要忽视这种感觉,而是要立刻行动起来。
4.别人经常夸你的事情。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除了数学老师之外的任何科目老师夸你孩子聪明,都有可能是客套话。
如果你的孩子不聪明,数学老师一般夸不出口。
其他科目都可以作假,只有数学是实打实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每一分都是智商的体现。
但是进入社会之后,如果你不是领导,那么你收到的夸赞一般都是真实的。
比如,你的同事都夸你PPT做得好,纷纷来请教你,那么说明你在这方面就是很擅长、很有天赋。
比如,你在网上写文章,粉丝们天天在评论区留言、催你快更新,那么他们的这些举动一般也都是真心认可,说明你确实很擅长写作。
当然,最大的认可就是金钱方面的认可,如果有人愿意给你打赏、愿意给你付费,这才是最大的夸赞。
如果你找到了这种事情,那么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有人给你付费,说明你提供了某些价值、满足了他们的某些需求。
既能发挥自己天赋、又能满足别人需求、又能赚到钱的事情,没有理由放弃。
5.了解自己的性格。
根据自己的性格去确定职业类型、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做一下《MBTI-16型人格测试》,然后你就会知道自己到底属于INFP、ENTJ、ENFP…..这些类型中的哪一种。
这套性格测试系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也有一些玄学的成分在里面。
在实际应用中,你到底是什么性格、到底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你应该清楚。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正义感十足的人,那么你可能不适合做自媒体。
否则,发生一件不公的事情你就要发声,很快就会被封号。
再比如,每当评论区有人质疑你、批判你甚至攻击你的时候,你就要恼羞成怒,跟他互相理论、互怼互骂,那么你也做不长久。
因为粉丝们发现你就是一个动不动就炸毛的泼妇,你有再多本领也留不住他们。
反之,如果你跟U君一样,是个阴险狡诈、喜欢做局、唯利是图的人,那么做自媒体就非常合适。
比如,对我账号有风险的话题我从来不讨论,因为我知道我没有人给我托底,万一账号被封,我就会大伤元气。
如果我有个王健林那样的爹,我也敢像王思聪那样怼天怼地怼空气,账号封了又怎么样?
再比如,如果有人在评论区批判我,我压根就不会跟他理论的,而是会给他点个赞那里,任由粉丝看热闹。
即使哪天我跟别人互撕了,我也是跟那个人商量好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制造热度、让彼此涨一波粉丝、赚一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