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不教赚钱的知识?

为什么学校不教赚钱的知识?
原创:U君 公众号:U君笔记

上次有个小伙伴问我:为什么学校不教真正赚钱的知识?为什么从一个不错的大学毕业之后,还是要辛辛苦苦地做牛马?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现代意义“学校”的由来。
今天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教学体系,是德国人和英国人发明的。
比如,每堂课 40 分钟左右,课间休息 10分钟左右,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单向输出)…
在授课内容方面,无论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医学.我们都在学习某一个具体的学科,很难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融会贯通。
其实,德国和英国的上层社会之所以要这样规划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便于管理的工业化人才(螺丝钉)。

换句话说,他们只教你具体的技术,不会教你赚钱的智慧。
而学校里的老师,其实也是这套教育体系的产物,他们也是学习的具体科目和知识,也没有融会贯通和赚钱的能力。
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上面培养更多的、更好用的打工牛马。
这些牛马进入社会之后,就会陷入到“工作一赚钱一消费一没钱一继续工作”的死循环,永远不敢停歇。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该如何操作才能摆脱“具体知识”的诅咒、学习真正的“赚钱智慧”呢?

我总结,一共有5 个方向可以发力。
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普通人家的孩子在 18 岁之前,几乎把所有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都押到了中考和高考这两件事上。
一旦考上了好学校,就觉得自己实现了阶层跃升(实际上是幻觉),一旦没考上,就觉得天都塌了。
其实明白人都知道,在经济学领域,这种现象叫“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大忌,因为沉没成本和风险都太高了。
考上了,顶多做个高级一点的牛马,继续充当有钱人的螺丝钉;
没考上的话,对自信心的打击是致命的,而且这么多年除了会考试之外,别的方面没有任何特长。

而富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操作的?
他们早就洞悉了“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和弊端,所以在中考和高考这两件事上的“押注”可能只有20%。
其余 80%的精力和能量会分散到很多其他领域,比如特长、投资、理财、创业、做生意等等
结果就是,某一个领域的失误、失利,压根就不会动摇自己的根基,自信心和能量都是稳固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说相声的郭老师,他的儿子就不参加中考和高考,他爸爸给他在演艺圈铺了很
多路、做了很多实践工作。大佬文集圈而且,他的儿子做得确实非常出色,各方面都吊打90%的同龄“星二代”。
另外,不要觉得他的儿子只会演戏、做综艺、做采访,他在投资、理财、创业方面也非常厉害。
他投资的是北京、东京和悉尼的房产,持有的股票,也是美股和日经,而且他是两家公司的实际法人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就不要把赌注全部押在中考和高考这两件事上,而是要让他多面开花。

此隐藏内容仅限VIP查看升级VIP

5.永远都不要白嫖
穷人最喜欢白嫖了,但讽刺的是,这种看似占便宜的行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底层的地位,永远都无法跨越阶层。
从玄学的角度来看,你看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那么你也不会尊重自己的劳动果实,你的劳动果实也不值钱。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你花大价钱购买到的东西,就会非常珍惜,那么这件商品本身也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之前玩过任天堂的 Switch游戏机,购买主机要两三千元,购买游戏也要单独花钱小游戏要一两百,大游戏要三四百。

这时候,有人就会选择购买破解版的机器,这样就能免费畅玩几百款经典的游戏了,能省下几万元。
但是,当你看着游戏机里几百款的免费游戏时,你根本无法塌下心来去深入玩任何一款游戏。
因为当这个游戏玩两个小时之后,你就会想:还有那么多游戏可以体验,我再去玩玩其他的。
结果就是,每款游戏你都浅尝辄止,根本触及不到游戏的精髓,很快就腻了。
反之,如果你花 1000 元钱,一共买了5款游戏,那么你会津津有味地把这5个游戏打到通关而且能乐在其中。
因为这时候你心无杂念,能完全沉浸其中,这就是付费游戏的最大魅力。
再说了,“窃取别人的知识产权”会大大降低自己的能量场,长期这样做,运势都会变差。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