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A:领导驾驭下属的几个方法

老A:领导驾驭下属的几个方法

领导一般是怎么收拾下属的?在职场中有很多年轻人都被领导收拾得服服帖帖,有一些领导是为了你的发展用一些手段调教你,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的适应这个岗位,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但是有一些领导就是坏领导了,他们可能是年轻时被收拾得太多,等自己变成了领导,变着法的欺负和整治自己的下属,完全就是为了娶乐或者打发无聊。
这种坏领导的套路,你们不得不提防。

很多年轻人明明已经被领导收拾了,却仍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领导布置的圈套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我今天给大家讲一讲领导收拾下属的套路。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套路有好领导的套路,也有坏领导的套路,你们仔细听一听,听完以后,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看出领导什么时候是在修理你。

第1部分,领导怎么收拾不听话的下属?
有一句话叫恃才傲物,意思就是仗着自己有才华,把很多事情都不放在眼里,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看不起领导、看不上领导,看不上组织繁琐的官僚作风程序,也看不上领导在台上讲的那些浮夸没有水平的大白话等等。总之单位的一切他都觉得不过如此,动不动就在单位指指点点,动不动就大放厥词,一副冉籍猖狂的样子。
这些有才的人要么是真的有才华,要么就可能是刚从学校门出来,还不懂社会规矩,单位规矩,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楞头青。
没事的,一般父母教不会的,学校教不会的,社会都能教会。比如教会你如何做一个规矩的下属,领导一般怎么收拾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属呢?我给大家讲一讲领导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1种,使劲搓伤你薄弱的地方,即便是天下最有才华的人,也有它相对不足的地方,也有他不擅长的地方。
比如你很有才,在学校里是校学生会主席,你有非常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你有非常好的煽动的口才的能力。但是你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写过公文,你写公文的经验几乎为零,我就天天让你写公文,天天在你写好的公文上使劲的修改,一次次的让你的反复写反复改。
如果你的单位写公文写得好,基本上是只要你写好了,领导想修改都没地方下笔,你已经被承认是单位的第1支笔杆子了。于是你膨胀了,你觉得老子有才,你觉得领导也不过如此,但是你口才不行吧?你不擅长接人待物,我就让你去搞接待工作,我让你的笨嘴在饭局上出洋相。
总之你不擅长什么,我就让你做什么,不用太长时间就能把你骄傲的自豪感打击的一点都不留,就能让你高昂着的头颅渐渐地垂下来。
我会让你知道社会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你要想成功,听话是第1位的。不听话,即便你是千里马,我也会让你变成一头在磨坊里拉磨的驴。
如果你反抗,你拒绝服从安排,我就会安排人事处的同志让他你给你谈话,他们会对你说,你不服从领导安排是愚蠢的,你太年轻了,你根本就没有看出来领导,这是在培养你。 领导觉得你是一个人才,才多岗位锻炼你,只有这样你才能快速的成长。

第2种方法是抓着你的小辫子不放,即便你的能力再强,考虑的再周到,你还是会在工作上犯错,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错就错了,吸取经验教训,下次不犯就是了。
但是如果你平时牛哄哄的不听领导的指挥,领导可能就会在你犯了错误之后,把你犯的错误夸大化,并且时不时会点一下你曾经犯的错,时刻让你不忘记你是犯错的人,你并没有那么厉害。
如果领导这样做,你还是牛哄哄的,那领导可能会把你犯的错继续上纲上线,把你的错误夸大成是不可饶恕的,夸大成对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错误,然后领导把你当成一只风筝,只要你听话,我就让你继续在天上飞。
如果你不听话,我就让曾经犯的那些错,你曾经犯的那些错变成牵制你的风筝线。我收一收线,即使也飞得再高,也只能跌落在地面上。

第3种方法就是给你一个板凳,让你坐下。
很多有才的人总想着靠多做事情,证明自己的才华,比如有口才的人总想着单位能举办活动,自己可以主持证明自己口灿莲花。善于体育运动的人总想着领导有空就和你们一起运动,你可以把自己的体育天赋展现给领导,比如你在车间里的技术是顶呱呱的,你每天都在接受中同事的夸赞,老刘你的技术真的是没话说等等。
总之每一个人都想在某一些事情上证明自己的才华,但是,如果你平时对领导不尊敬,或者有些事情惹得领导不满意,不把领导放在眼里,领导可能会给你一条小板凳,让你休息一下,什么板凳呢?
冷板凳。领导明知道下属的长处在哪里,却故意不用其长,而是把下属的能力雪藏,什么事也不让你做,什么任务也不给你安排,就让你在冷板凳上老实的坐着,就是要让你知道地球离开谁也可以照样转。
单位有你都是一样的,你不要觉得自己十分了不起,领导会让你的英雄无用武之地,更不会让你做事情证明你的才华。时间一长你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因为你在单位找不到存在感,你的单位像空气一样的存在,因为你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

这三个方法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感慨呢?
不知道大家理解透彻了,如果没有理解到位,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他是非常善于驾驭精英的高手,这个人是诸葛亮,大家都知道关羽是一个很孤僻、清高,并且能力非常强善战的人。
而诸葛亮在刚出茅庐的时候,只不过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而关羽比诸葛亮大很多岁,并且又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诸葛亮怎么能驾驭的了关羽呢?想让关羽听他的,简直是不可能。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诸葛亮是怎么在出山之后迅速的收拾了关羽,并且把关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诸葛亮出山之后,打得一场大仗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参加赤壁之战,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是就是没让他参加。这是雪藏及长处,先让关羽坐冷板凳,所有的将军都在赤壁之战中有自己要完成的攻坚任务,却偏偏就是不给关羽安排,最后终于给关羽安排的任务,确实让她却守华容道。
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是讲义气的人,明明知道当初曹操待关羽不薄,明明知道关羽可能会因为义气而放过曹操,但是诸葛亮偏偏就要这么安排,这就是挫伤关羽的薄弱点。
因为如果关羽不放了曹操那讲义气的关羽会觉得终生有愧。所谓的义气标榜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幌子。如果放了关羽,那就是犯了军法,这是诸葛亮利用关羽的短处去做他不擅长的事情了。并且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放了会放了曹操,曹操在事前故意让关羽里军令状,如果事情没有办成,军阀处置这一招是领导抓你的小辫子,有了军令状在手,就等于领导有了你的小辫子,领导想怎么收拾你就怎么收拾你。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志都知道最后的结果,关羽最终还是因为义气,放走了曹操他灰溜溜的跑回来之后,让诸葛亮军法处置,这时候诸葛亮可以杀掉他,但是没有,因为关羽 不好杀,并且关羽是能人,以后还要用他的长处。
前面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利用它的长处。现在目的达到了,诸葛亮赦免了关羽,对关羽来说,诸葛亮有有不杀之恩。
这一连串的手段直接击败了高傲的官员,让他乖乖的臣服在诸葛亮的脚下。
所以历朝历代战乱的时候,一些大将蜂拥而出,文官大权旁落,但是一旦进入太平的年代,大将和文官都在朝廷里做官,这些大将一般都是被文官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为什么呢?因为文官工于心计,善用权谋,在朝廷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将军哪里是文官的对手!

我再给大家讲第2部分,小领导靠给你分配任务就能收拾你。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还是拿地税局举例子。为什么拿地税局举例子?首先地税局是政府部门,公务员对这个地方都比较了解。其次地税局和企业打交道的比较多,企业的员工们对这个部门也不陌生。我的教程是针对所有职场中人的,所以今后举例子我都会拿地税局举例子。比如你是地税局的普通职工,你的局长可以决定你升迁,可以决定你分配在哪个办公室,总之你在单位的一切他都可以决定,而副局长可以影响局长决定你在单位的一切。

这两个层次的领导对你来说是真正的领导,因为他们的只言片语都有可能影响你职场的走向。但是你的科长,你的科长就算不上大领导了,充其量算小领导。因为他们既不能提拔你,也不能给你涨工资,更不能开除你或者处理你。所以他们只是小领导,但是你千万不要觉得科长官小就不把他放在眼里,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不然科长也是可以有办法收拾你的。
稍微道行高一点的科长,仅凭分的任务就可以在暗中收拾了你。我给大家剖析一下科长分配工作时的小心思,你就能知道你的这些小领导是怎么收拾你的,对于科室核心的工作,科长一般不会只让一个人做,因为科长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成为科室不可或缺的人,如果那样他就失去了分配工作的权利,那个不可或缺的人就成了科长根本没办法控制的人,因为它不可或缺。

所以科长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独自霸占核心岗位,而是永远让核心岗位都有替代者。哪怕是科室人手不够,实在没有人,科长哪怕是自己顶上,也不会让核心岗位完全交给一个人。
对于临时性的突发工作,科长会把这种工作当成试验台,用这种临时性的工作对下属进行筛选测试,科长把这项工作安排给下属,看看他是什么态度?看看他对自己安排的任务的执行程度,如果有下属不接受这种临时性的工作或者接受了,但是不主动积极作为,阴奉阳违,这种下属科长可能会把它列入不可培养的下属。

对于那些很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耗费的大量的时间,却基本上没有任何进展和功劳的工作。这种工作科长就会交给不可培养的下属去做。
比如一个单位的信访工作,比如办公室的文艺工作,这种工作很不容易出成绩。你干好了,这是你的职责所在,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哪怕出现一丁点的失误,就会立刻显现出来,比如信访,如果你处理不好,信访人员突然跑到局长办公室去了,局长就会觉得你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太差了,但是你成功的劝退了99个信访人员,只有这一个没有劝退,领导就会觉得你工作不得力,所以这种苦差事真的是太能消耗掉一个人。

这种垃圾任务耗费了不可培养的下属的大量时间,在执行这个任务中,你几乎没有接触领导的机会,并且这种任务一旦你接手去做,几乎没有抽身的机会,并且也没有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
而对于那些容易出成绩的工作,科长会交给亲近自己的下属去做。这样脏活累活交给不听话的下属,做好活交给听话的人去做。
通过工作上的安排,变相的对下属实现了奖惩,变相的告诉下属,听我的话就有好处,不听我的话就没有好果子吃。渐渐的整个科室都会和科长一条心,这样的科室才是有战斗力的科室。

这也很好的说明了老好人当领导的科室其实是没有战斗力的,是涣散的,各自为政的。只有懂权谋的人才有资格管理带领一个团队,因为他会用手腕让下属乖乖听话,让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凝结在自己手中,这才是管理人才。
还有一种工作,不但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风险性极大,非常难搞定不说,搞不定一般还会有重大的过错。这种工作科长一般都会分配给平时经常反对自己的下属,也就是科室里的刺头,让刺头去做风险性高的工作。如果他不接受你的分配,你可以去领导那里告状他,你可以给领导说这么严峻的时刻,这个人都不听安排,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领导他了。

请领导把他调离我们科室,我确实领导不了他。如果刺头接受了任务,难免不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等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还可以去领导那里告他一把,参他一本,让他滚出本科室,只有弄掉刺头,其他的下属才能团结在你周围,团结在科长周围。好了,科长的心思我帮大家分析完了,大家应该也10分清楚,如果科长想收拾你,会在分配工作中采取哪些手段了吧?

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个案例,讲一个帝王术中的驾驭能人的办法。
好,我们经常听到三起三落,汉武帝对当时的能臣窦庸也是这样用过,为什么要三起三落呢?
闲的没事干嘛?还是皇帝故意彰显自己的用人导向的神秘感,不是的。成熟的政治家,每个动作都是用来为政治服务的,更何况是人事变动的。
领导人用一个人,然后用完了又把他贬下去,过段时间又提拔重用,重用完了又贬下去。这样重复几次反复几次,这个能人自然的就被驯化了,自然的就能够达到完全为自己所用。
很多古代的皇帝都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来训话能臣,让他们感觉到天威难测,不断的让它大起大落。这样做真的能起到效果吗?

当然的。为什么能的为大家剖析一下?首先当一个人有功劳的时候,就要赏赐他,他不断的立功劳就会不断的赏赐他,这样他才会一直感恩感激皇帝。
但是一旦没有什么可以赏赐的时候,就必须要剥夺原来给他的东西,找机会剥夺他拥有的一切,让他失去所有的赏赐。然后再找机会,施恩给他赏赐给他,也只有这样做,他才会一直感恩,才会不断的感激。不然一旦没有什么可以赏赐的时候,就不赏赐给他,他不立功没赏赐,他立了功也没有赏赐,时间一长它就会磨洋工,甚至会谋反夺取皇帝的江山,所以必须在合适的机会将他打回原形,让他重新再立新功。

其次只有通过不断的打击提拔他,不断的让它大起大落,才能让他感觉到宦海沉浮,世态炎凉。
领导最 怕的是什么的?是怕有能力的下属形成自己的圈子和势力范围。一个能人通过不断的立功能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很多人就会趋炎附势的围绕在势力的周围,围绕在能人的周围,时间长了就会成为尾大不掉的政治圈子。
怎么才能把这个圈子打掉的?那就是让能人大起大落,让他不断的从门庭若市,家有宾客3000到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样折腾几次能人就会觉得世态炎凉。
以后等他再被提拔重用的时候,他便不想让人在依附了。因为那些来依附的人等到自己受皇帝冷落的时候是靠不住的,并且通过不断的重用他、打压他,才会明白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权利完全来自于领导,只有不断的让他失宠得宠,他才会明白自己能够有的功劳,并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领导给的平台,领导给的机会,领导给的支持,不然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自己一毛钱都不值。
这就是政治家驾驭能人的招数,就是不断的收拾他,驯化它。

这种做法看上去虽然有些无情,有些不讲道理,但是这恰恰是最明智的做法,最能够保全大局的做法。
如果汉武帝当年不雪藏窦颖,依照他通才的能力,加上窦太后这帮外戚的势力,说不准真的能像王莽篡权一样,来次窦婴篡权。
所以帝王驾驭人都是冷热兼施,喜怒无常的,让这些能人不断的经历天堂和地狱的穿梭,把这些能人当成自己的夜壶,在用的时候就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把它扔在见不得人的角落。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