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领导马屁

怎么拍领导马屁
小马宋

人类的语言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要有人用“因为,所以”这种听起来有因果关系的词汇,你往往就会觉得有道理。
甚至有些的话,根本就道理,只是因为念着顺口,或者对方说得信誓旦旦的,你就信了,这其实就是广告的一部分原理。
比如酒桌上说“感情深,一口闷”,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难反驳?其实这句话毫无道理可言。为什么感情深就该一口闷?没道理。但因为它很顺口,而且流传已久,所以你就会觉得很有道理。
当一个人侃侃而谈,说话毫不磕巴地去聊一件事的时候,他的话似乎就显得很可信。加上他的人物光环,或者电视台之类的播放媒体加持,你会加一层信任。

这几天有话被热传,这么说的:
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心态归零,你是一张白纸,其实你什么都不会,然后你什么都不会,你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会犯错,然后你的公司一定要为你犯的错误买单,然后还有人教你怎么做事,这还不算完,还有人给你发钱哦,你不觉得哪有这么好的事吗。
这段话里有一套听起来很完美的逻辑,所以感觉结论也是对的。
其实不是,首先前提就错了。
他说了有很多前提,比如:你什么都不会。其实刚毕业的年轻人怎么能叫什么都不会?我们不能说年轻人什么都不会,不过是有些会,有些不会,或者有的年轻人也会得很多。

前提2:你做事的时候一定会犯错。为什么你做事的时候一定会犯错呢?这也是一个被强行加上的前提条件。
为几千个错误买单?事实可能是,一千个年轻人里面可能有1个人会犯错,而犯的错也未必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公司也未必会为此买单。
所以说前提错了,结论就没法讨论。

至于后面的那些话,也就没什么讨论的价值了。
所有的语言,其实都有适用场景的,我们也不是说不能睁眼说瞎话,只是你要看场合。
我们跟陌生人见面,会说久仰久仰,这个呢,可能是违心的,是句假话,但属于基本的社交礼仪。但你跟他熟了,就没必要这么客套。
这种拍领导马屁的段子,如果要说,那也适合在跟领导吃饭喝酒的时候说,既没有直白地拍,又有一点意趣在里面,反正大家酒桌说的话,也不必当真,当个乐子。
但在公开场合,确实就不太合适,这就是所谓公私不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