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骨票投资是普通人未来二十年阶层跃升的最佳选择

做好骨票投资是普通人未来二十年阶层跃升的最佳选择
费曼的小茶馆
撰文:许文杰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很多体制内年轻人都会发出感慨,今非昔比、换了人间,体制内的好日子都被老同志们过完了。现在的年轻人谈的不是时代红利四个字,说的是时代黑利这几个字。甚至还有人会发出“没人会一直倒霉,除非你是00后”的悲观自嘲。
我这里要说的是, 一方面我确实不否认,老一辈那种钱多事少房子买入就涨的时代红利是永远过去了,但是并不代表未来就没有时代红利。我可以非常明确地说,未来的时代红利,就在资本市场,就在gp 投资!

我们站在现在的时代周期去分析,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只涨不跌”神话,体制内晋升通道趋紧、职务附加值稀释,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对于90后00后来说非常明显。年轻一代若想实现从小康到富足的阶层跨越,必须找到新的破局方向。而在所有可选路径中,做好gp 投资,是未来二十年最具可行性、最能撬动财富杠杆的最佳选择。

这一判断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经济逻辑、时代趋势与财富规律的三重印证。从经济底层逻辑看,中国经济正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过去依赖土地、基建的增长模式逐渐退场,以科技、消费、高端制造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而gp 市场,恰恰是这些优质企业与普通投资者之间的桥梁——无论你是月薪五千的上班族,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只需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能平等买入各种优质公司股权(买不起个股可以买指数基金),这种与优质企业共成长的财富获取方式,本质是参与中国经济最核心的价值创造,其天花板远高于单一的工资收入。
从时代趋势看,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熟化、机构化”的关键期。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进、退市机制完善,以及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持续入市,gp 市场将进入投资的黄金时代,gp 市场取代房地产市场成为中国居民资金蓄水池,从土地财政到股权财政发展模式转变是必然趋势。

从财富规律来看更是如此。 我们可以先看发达国家经验,美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没有买足够多gp, 是最近10年美国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全球化和技术进步。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最有钱的前10%家庭的财富,在短暂下跌后,继续稳步上涨,不断新高。中高收入的40%家庭依然没有回到2008年时的位置,而后50%家庭在2008年遭受重创,一 “夜”回到50年前,至今依然挣扎在1970年代的水平。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距?答案就藏在投资选择里。
美国过去20年,买了gp 的家庭和没买gp 的家庭之间,已然拉开了一道巨大的财富鸿沟。这种感觉,想不想2000年以后的20年,中国家庭里,买了房子和没买房子的家庭之间的财富差距什么叫做选择大于努力这就叫做选择大于努力!

今天的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以下内容:
一、未来长期体制内阶层跃升的形势分析:在时代变迁中审视晋升的价值重构。
二、未来二十年全社会阶层跃升的本 质规律与底层逻辑剖析:重新寻找和 培养第一能力。
三、如何理解股市是伟大的经济发明, 是普通人共享时代红利、实现阶层跃 升的入场券。
四、在中国股市通过投资分配社会财 富、实现阶层跃升的具体方法探析。

一、未来长期体制内阶层跃升的形势 分析:在时代变迁中审视晋升的价值 重构
谈及未来长期体制内的阶层跃升,单纯的职务晋升,首先要直面的是“通道收窄”与“价值稀释”的双重困境——这不仅是2012年之后体制新人的切身感受,更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体制生态从“粗放扩张”走向“规范收
缩”的必然结果,背后藏着深刻的时代转折与历史惯性。
从上升通道的“物理挤压”来看,体制内的晋升层级本就呈“金字塔”结构,大多数人必然上不去:以一个地级市为例,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自动升级,科级干部是基层的“中坚层”,处级干部已是县域、市直单位的“少数派”,厅级及以上更是“凤毛麟角”。
而90后、00后面临的特殊困境在于,在2012年以后,随着建国初期婴儿潮带来的5060后大 量退休,十年前很多基层单位干部年轻化,就已成为干部选拔的核心导向,如今很多80后甚至90后,已批量占据很多单位的中层,甚至基层单位已经进了领导班子,按照常规退休年龄,至少还需10年以上才能完成新老交替。
这意味着,95后、00后若想在职务上实现突破,不仅要与同龄人的“内卷”竞争,还要面对正当年的前辈“在岗周期延长”的现实挤压。

更值得关注的是,地区发展水平与竞争烈度呈正相关:越是东部沿海、省会城市等发达地区,早年“干部年轻化”推进得越彻底,如今的岗位“饱和度”也越高。以某东部省会城市市直机关为例,2010年前后入职的85后甚至后来的90后,如今已有不少担任市直单位处长,而2020年后入职的95后、00后,即便名校毕业、能力突出,也只能老老实实排队等待——这种“早入局者占先机,晚入局者遇拥堵”的局面,并非个人能力问题,而是先来后到的必然结果,年轻一代的晋升节奏,从一开始就慢了半拍。
若跳出“能否晋升”的第一层困境,深入“晋升后价值如何”的第二层思考,更能体会到“沧海桑田”的时代落差。放在以前那些年,别说进领导 班子,就是在单位当个中层干部,比如省厅处长、甚至市局科长就是人生巅峰,彼时的领导干部,不仅手握资源分配的实际权力,更能依托职务获得隐性的社会地位与生活便利——比如子女入学、医疗资源协调等“软福利”,甚至单位分房、福利补贴等硬保障,每上一个层级,都是实实在在的阶层分水岭。

此隐藏内容仅限VIP查看升级VIP

三是善用牛熊思维,把握市场周期机遇。
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牛熊周期特征,这既是市场波动的体现,也是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所在。
牛市中,市场情绪高涨,股价普遍上涨;熊市时,市场悲观,股价大幅下跌。
投资者若能把握牛熊转换的规律,便能在市场波动中实现财富的增长。在牛市中,大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跟风追涨。当市场过度狂热,gp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时,是逐步卖出gp、 锁定收益的好时机。尤其是市场特别火热、全民炒股、公募基金不断发新基金,各种明星基金经理封神的时候,那都是一轮牛市的顶部阶段。
这个时候,要学会将牛市中获得的收益合理配置,如部分资金转为稳健的债券或定期存款,部分资金继续寻找低估值的投资机会,为下一轮投资布局。

而在熊市,市场的恐慌情绪往往导致优质gp 被错杀,价格大幅下跌,此时
正是投资者以低价买入的良机。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股灾期间,许多优质企业的股价遭受重创,但那些具备牛熊思维的投资者不仅没有恐慌抛售,反而抓住机会大量买入。随着市场的逐渐复苏,这些投资者收获了巨大的收益。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牛市攒钱、熊市投资的策略来优化资产配置。在牛市中,由于市场整体上涨,投资者可以适当减少gp 投资比例,将更多资金用于储蓄或低风险投资,积累资金:
而当熊市来临,市场估值降低,再将积累的资金投入股市,买入更多的优质股权。通过这样的操作,投资者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随着牛熊周期的循环往复,实现财富的翻倍增长。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开始抓紧时间做好投资理论学习,做好投资能力培养。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2025年9月21日《投资理论三层级学习方案,手把手教你成为gp投资高手(全网独家深度好文)》一文,让你迅速走上学习正路,不走弯路一步到位成为投资高手!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