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知府:上级的潜台词
9月26日,一个政策名词的含义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一种观点认为,“止跌回稳”是“止跌回升”的含蓄说法,既然它出现在最高规格的会议中,就说明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目标和政治任务,预示着接下来将有更大力度的刺激措施出台。
另一种观点认为,“回稳”就是“回稳”,其真实含义即字面意思,而“稳”的定义只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幅度范围内,比如±15%。
以此为引子,本篇试着谈谈中国政策领域的潜台词,并对如何判断、印证这些“模糊表述”提出几点观察。
官场中,上级对下级的指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清晰性指示,一类为模糊性指示,二者政治含义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上级态度坚定、已形成高度重视,那么一定会给出清晰指示。
最典型的例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种情况下考核指挥棒将十分明确,有时会直接列入政绩KPI,下级在执行过程中也不需要(在方向问题上)思考太多,偶尔甚至出现过分追求单一指标而忽略其他问题的现象。
比如在过分强调GDP的年代,GDP几乎成为地方官员升迁的首要因素之一,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2013年南京还爆出了”季DP”的段子,以讽刺落马市长一味推动政绩工程。
然而不同于直接明了的清晰性指示,近些年来“模糊性治理”在各个领域愈发流行–无论官场还是职场。
上级通过模糊指示,给自己留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决策。
有关战略模糊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美国的台海政策,华盛顿多年来采取既不承诺亦不否认的态度,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表述双向威慑大陆与台湾。
除此之外,像前些年的防控政策、俄罗斯的核政策等,均带有模糊意味。
在一些朋友看来,模糊性指示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下级可能随时被问责,因此感到十分头疼,不知如何应对。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政策执行者和政策评估者不能期望向上级索要具体指示,那样会被认为是理解能力欠缺,正确的做法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第一导向。
因为模糊性指示本质上意味着上级不希望/不喜欢处理细节问题,但却期望看到下属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
如果完成的好,那就是政策理解到位,反之则属于理解不到位。
电视剧《亮剑》中有一个李云龙向旅长要枪支弹药的故事,在其反复哭诉之下,旅长终于爆发了:
“你既然能当团长,就有能耐搞枪,去去去,自己想办法,我警告你,少拿这些屁事儿来烦我!”
听到旅长的话李云龙心中大喜:得嘞,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你不能又让我搞枪,又给我戴紧箍咒啊…
不难体会,模糊性指示隐含着上级愿意对下级部分放权,给下级一定的政策自主和尝试空间–当然前提必须得把问题解决掉,把事情办好。
这一过程中,态度谨慎的下级会采取逐步试探、仔细观察、扩大试点的做法,以确保自身行为没有超出上级预期的界限。
《谁能从官场脱颖而出》一篇中介绍过,敢于在政策分歧点上冒风险是破格晋升的途径之一,然而“冒风险”也是有技巧的,很考验当事人做事能力、内心意志议及观察政治风向的本领。
对于人均GDP只有1.27万美元的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破各界质疑奠定强大的民心士气–有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才能一举”冲顶”。
沉舟侧畔千机过。
换个角度思考,当对手被迫聚焦于军事政治议题时,正是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