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的人收入没有办法提升?

圈友们好,我是根源​
今天想分享的主题很特别,是一个很重要的赚钱思维​
这也是我进入社会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人收入没有办法提升?』​
就以杭州目前的工作环境来讲,大多数的上班族每个月赚的钱平均大概在8千~1万2千块,​也就是一年赚的钱差不多在10万到15万之间。​​
这个收入不算低,但如果以这个收入算,生活要过得富足其实相对不那么轻松,​甚至在一线二线城市生活,这样的收入,算上家庭支出,刚好也就在生存线附近。​​
那这时候就一定会面临如何提升收入的问题,​无论是主业或者副业,到底如何突破当下的瓶颈,让自己的收入上升一个台阶。​

这篇文章不会谈具体的项目或者技法,​但有一些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的认知和思维,​这会决定一个人的格局、关系、甚至是否会有贵人愿意帮助,以及能不能把事情做大。​
希望这篇文章中的思考、经验或方法,能帮到正在看文章的圈友​,很欢迎看完文章后​能一起讨论。​

1.收入的提升跟『能力』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其实辅导过挺多的案例,以及我自己也从最开始刚进职场,到达到现在的收入状况,​我也曾经在这样的收入结构兜兜转转两三年,​
那两三年的过程,我其实学了非常非常多的技能:​​
我学了销售、​
我学了怎么做活动、​
我学了八字、​
我学了心理学、​
同时我还学了怎么当主持人、​
我还学了怎么培训、​
我还学了怎么带团队​
……​

那时候我就很觉得很奇怪,就是我精进了这么多技能,​同时我还有了一些心理学的证照,像NLP的神经语言学的证书,还有像人生设计的证书……​
就是我拿了那么多的证照,但是却没有让我的收入提升。​
那时候我就一直问自己:​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我能力已经那么强了?​
我的能力已经精进这么多了,可是我的收入却没有精进?​
一直到了2014年,当时接触到了另一个项目,那个项目是我进到社会以来收入最高的一次。​
当我的收入慢慢提升的时候,然后我开始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去培训我的组员,​
​我才意识到真的收入能否提升跟能力压根就没有关系。​

因为一个人只要能够面对跟解决问题的,他不会考虑能力够不够的问题,​因为当问题出现的那一刻,他的想法只有一个,我去解决它。​
只要他心里面想着我去解决,他就会有无数的方式能够把这个问题过关,​或者是时间只要到,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我谈到的『跟能力无关』,并不是说我不需要具备任何的能力跟技能。​
一个人技能越多,一个人能力越强,那肯定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的解决效率会越高。​
​但如果他没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力再强,也会因为意愿的问题做不好事情。​

相反,但是如果说,这个人能力普通或者技能也不丰富,​但因为有好的习惯跟特质,即便出现了一个他过去可能不曾面对过的问题,​
又或者是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一些比较专业解答的时候。​​
对于他来说,没有关系的,他只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依旧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我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得额外去学什么样的能力。​
也就是一个具备面对跟解决问题的人,他没有能力的问题,​
因为他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就会自主地去补充他这个不足的能力。​

既然不是『能力』的问题,​那为什么有些人随着年纪的增长,收入可以提升?​
但是大多数的人他这辈子就只能在那个8000~15000的收入里兜兜转转,​他可能永远无法突破年收入20万,就算能,可能一年过了,他又会再回到原点,到底发生什么事?​
这个问题我其实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也慢慢得到了一些答案。

2.既然不是『能力』的问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2.1从我的一个社群案例开始,探究背后的原因​

在说出自己觉察到的原因之前,想先聊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过去经验不足的时候,那时候收入也不高,这也是在自己社群发生的事情​
那时候我开了一个99元的社群,人数并不多(当时还没加入生财有术)​只觉得做社群能赚钱,但真的没什么经验​,当时承诺了挺多事情,。
社群中有一位成员,在交付的过程中很不满意​,觉得这笔钱花的太浪费了​……​​
当时,我觉得所有的交付都做的很好,该做的我都做了,同时还多给了很多额外福利​。
心理也想,不过就是付99元吗,凭什么有这么多要求​,额外送的福利不如他的意,还会以此要胁说要退费,因为这东西我交付的不好​。
然后社群内的成员就开始有人抱怨,觉得这个人很有道理,然后也跟着一起说我:​
为什么送的这东西做的也没多好,​
这种交付你怎么敢收钱​
这种赠送还不如不要,怎么有脸发在群里​
(反正就是诸如此类的话,不是太好听就是了)​
群也在当天被我直接解散。​

现在重新复盘这个过程,我发现自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我能冷静一点思考,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情绪,私下先去安抚、了解背后原因​。
这事情有机会可以因为我多一点了解,不会衍生这么大的争吵。​

但是从一个旁观者来看,我觉得也很有趣。​
群里有1/3的人他们是旁观者,也没有发言。​
有1/3的人他们是跟群主(我)关系比较好的,就是我可能每次给的很超值的福利,他们都很热心的参与。​
另外1/3的人,他们是平时也不怎么说话,群主给的额外权益,他们也不怎么接收,同时原本活跃度也不这么高,然后参与度也不这么高。​
我发现,当反对声浪出现的时候,都是第三波人出来说话,​就平时也不参与,但是当有反对声浪的时候,他们反而是声音最多的。​
那倒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从他们的表达中,我真的能够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那个现象也是这次我想谈的主题:​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的收入迟迟没有办法提升?​
而会一直在那个固定的区间兜兜转转,一下高一下低,​但是可能5年下来的平均值,一年可能就在那个区间。

2.2遇到所有的不一样的想法,先学会思考为什么​
我记得以前在当老师助理的时候,​只要有新的内容、或者新的课程、或者新的活动,老师就会重新开一个群。​
当时我就很不开心,因为老师每开一个群,我就得在群里面当一个管理员,帮老师做一些内容的宣布。​
但是有部分的群,其实人数的重复是很大的,​因为老师有核心群,所有新群开的时候,核心人员都会转过去。​

那时候其实有很多的声音就是:​
哎呀,老师怎么又开群了?​

我也觉得很烦,那有一次,我就说:​
老师为什么你要开这么多群?​
有的群明明是重复的,​
里面只有两个人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群就得重开一次?”​
当时老师没有给我解答,她没有解答我当时的问题,她只跟我说:​
我开那么多群是我的事​,只要我知道每个群是做什么的就好了​,你的工作就是好好的把群管理好​。
这事情就这么过了,当时我觉得老师没有跟我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虽然我是助理的角色,我依旧认真的把每个群照顾好,​但是我心里面就有非常大的不满,就是你的决定是错的,你的方法有问题。​

当时我是这个想法,但是那时候就收入结构来看,老师的收入可能是我的50倍以上,这样子的差距。​
那时候我一个月可能就赚个几千块,确实不多,但老师的收入确实很高。​
但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我的思维竟然有如此可怕的的状态,​就是老师做了一件事,我发现这个事情不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我第一个出现的情绪是:​
你这样做不对,​你这样做不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这个方式肯定是错的。​
……​
现在让我回想起当年的我,我就觉得怎么会这么荒谬,​
难怪那两三年的时间,我迟迟都没有办法提升我的收入,就因为这样子的思维而导致有这样的行动。​

所以,我的收入迟迟无法提升,​这个不是技术的问题,这不是能力的问题,都不是。这个是思维认知的问题。​​
因为毕竟老师收入高我这么多,他的想法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不去思考为什么老师这么想,反而第一时间是反驳。这太可怕了​

就像是我今天到了健身房,教练跟我说:​​
做这个动作之前,​你必须要先练习另一种前置动作​
但是我发现前置动作跟这个动作压根就没关系,但教练只说你听我的就对了。​
那如果说,我是一个很自以为是的人,我就说:​
教练,​我觉得你方法不对,​
所以我想换个教练,​我不给你教了。​

可是当我听了教练的方法,做着做着,​可能2个月、3个月之后,我就真的能够做那个我想做的动作,​
原先我并不知道怎么样可以完成这个更高难度的动作,​

但是因为有个教练,他的思维格局比我高,​他就能够用一些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方式,让我能够更快的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回到刚刚提到的我以前的故事,​老师会做这件事情一定有她的道理,但是我第一个应该会先问:​
老师​,我能知道一下​为什么你会有这样子的操作吗?​
或者是,​老师​我能知道一下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吗?​
因为一定是有些东西我想不清楚,​我也想不明白。​

或者是​,老师​,我们之间的落差太大了​
所以老师我可能当下确实会有一点迟疑,​我觉得你做的是错的,​
但我知道一定是我的想法错,​而不是你的做法错。​
因为老师你赚的钱之所以能比我多,​一定有它的道理。​

但是当时的我却不这么说,当时我的直觉就是,老师你是错的,老师你是不对的。​
现在才发现,当时的我竟然如此的荒谬。

2.3对于别人的想法,从『批判』变成『好奇式的探究』​
就像是在生财有术前一阵子亦仁发了一篇文章,​从今天开始,所有的文章最后禁止留微信号,但是在以前是可以留微信号的,可是现在不行了。​
如果放在我五六年前,我一定会说,​这什么破决定,要是我,​我怎么可能会不让那一些挺不错的人留微信号呢?​
因为原本的规定是,你如果有龙珠,就能够在最后留下你的微信。​
如果你没有龙珠,就不能够留微信。​

所以我以前我一定会想,我们有龙珠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够享有这样子的福利?​
明明是那一些乱引流的人导致留微信号出现了问题,​
那为什么最后却要惩罚我们这一些做的挺不错的人?​
我觉得不合理,这决定不好。​
……​

但是近几年我的想法就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改变,​
当这个让我意外的决定或者举动出现的那一刻,如果下这个决定的人,他比我优秀很多。​
我开始又换想法了,那个想法就是​
“哎,为什么亦仁会做这样子的决定?”​
“他做这样子的决定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那可能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如果说今天我也有着一个将近6万人的平台,​
这个平台每一年能够有近千万的营收,里面的人群种类非常的复杂,什么人都有,​
那我是不是也会做相同的决定?​
如果是我,会基于什么样子的考虑,做这个决定?​
那做完这个决定之后,后面所产生的代价我是否能够支付?​
也就是,我从一个直观式的批判开始变成了思考,背后可能会有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决定。​

因为每一个不同阶段的人,在做不同决定的时候,​他的观点、他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就更别谈一个年收入20万跟年收入100万的人,​
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背后考虑的因素一定不一样的,​
尤其价值观不同,背景不同,收入结构不同,就会导致思维完全的不同。​

这里面最大的转变就是从批判变成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就我开始能够对于所有的决定、所有的举动、能够产生好奇心,就是你为什么会这么决定?​

尤其当这个人比我优秀很多的时候,我会有更大的好奇心,​
就是你这么做一定有你的道理,虽然我我不懂,但我能不能够知道一下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到了下个阶段,我会直接问他说:“你能够跟我讲为什么你会这么做吗?”​

但到了第三阶段就不一样了,我会先思考:​
他这么做背后可能会有什么原因?​
那如果我是他,我会不会也做同样的决定?​
如果会,那我到底在考虑些什么?”​

也就是最大的区别就是从批判变成好奇,​从批判变成我会去思考它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开始去探究原因。​

我发现这是我在当老师的助理从前5年到后5年,最大的改变就是这一刻,​
当改变的那一瞬间,我的收入就提升了,因为我的脑袋中开始拿掉那一些诸多的批判。​

也就是我想谈的内容是,我们如何能够拿掉脑袋中对于一件事情直观性的批判。​
这个批判有可能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就是我们可以把批判换成是好奇为什么你会这么做的时候,​
我们的思维跟眼界就就可以打开,我们就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
也就是当我们拿掉心中对于事情批判的那一刻开始,我的收入就有机会可以提升,​因为我拿掉了我脑袋中的那条界限。​
我开始能够有更广大的眼界,以及更开阔的格局。

3.直观式的批判会限制一个人的眼界跟格局​
3.1一个人只要有过多直观式的批判,思考能力就会消失​
我之前其实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
我记得好多年前,当时应该算刚接触互联网不久,第一次为了社群付费,​
以前可能我知道学东西要付钱,所以,会为了学一项技能付费。​

但那是我第一次付了一个社群,那时候社群的价格不高,大概付了99元。​
社群的海报权益写了很多,类似于:​
无限回看​
100g的档案​
群里互动交流​
终身会员​
……​
这一类的权益。​
主要是当时也没什么钱,所以这个年度99元的会员,我就认为,太贵了吧?​
那时候是真穷,所以也只有能力付这样子的钱。​
大多数只要超过四五百以上的社群,我可能连考虑都不会考虑。​
那个时候进到社群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当时群主在社群里面开了一个活动。​

这活动就是读书打卡营,然后我很想参加,​
但是他当时设定的规则是,参加这个读书打卡营得再支付99元的押金。​
如果你不打卡,这个押金就会变成不打卡要付出的代价,​
但如果打卡全勤,这个押金就会退给你。​

那时候我也不懂,我只觉得这个方式挺有趣的,​
但是,我非常的不理解,我明明已经付了99元,进入了这个年度群。​

为什么连参加活动我还得再付99元的押金,我就问说我难道就不能不付钱进去看吗?​
然后群主讲不行,这个就是规则。​

当时我就在群里面提出质疑,我说凭什么我们会员进去这个群就还得付99元,​
我说太不公平了,哪有这样子,开这个押金营又要坑我们的钱。​
最后,这个读书营的押金群我也没进,但是这个年度会员的群我也退出了。​
然后,群主给我退了99元。​

因为我在群里面确实有很大的反对声音,群主就想着与其解决你的问题,我还不如就把你退了吧。​
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当时我还挺得意的,我在群里面带了一波风向,然后最后把99元要回来。​

要回来的同时,我也事先的把这个群里面赠送的100g的档案全部下载下来,​
我总觉得我赚到,但现在回想那个时候的我,就发现,​
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处理这件事的机会,我可能不会做这样子的决定。​

因为,我的思考层面太少了,我考虑到的只有我想要什么,以及我失去什么。​
但是我从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这个群主要做这样子的规则,​
为什么要做这样子的活动,又或者是为什么要有一种押金营的方式?​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开社群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叫做『筛选』,​
如何透过一系列的活动筛选更优质的名单。​

当然这个更优质的名单并不是说名单的好或者坏,​
而是透过这样子的筛选,可以筛选出更符合这个群主价值观的一群人。​

因为在经营社群的过程,如果说能够有一群可以对我有更大的认可以及信任度更好的群体,​
我在经营的过程就可以更轻松,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去解决一大堆没有意义的反对问题。​

也就是我当时的想法只有抱怨,以及只想着为什么要坑我们的钱。​
但现在我回想同样的场景,如果说我不只是考虑自己,​
我还能够多一点思考,去思考为什么这个群主会这么做。​

可能在那个时候,我就能够不会有这么多的抱怨,以及我可能还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所以当下会让我觉得很有趣的事情是,​
当一个人内心中开始有批判的时候,开始过于主观的时候,甚至是他只有自己想法的时候,​他的「思考能力」就会消失​

3.2人生处处是面试,让自己成为一个容易得到贵人帮助的人​
也因为这样,说出去的话,只为了表达情绪,以及,为什么我又是那个受害者的立场,​
看似『我为大家争取』这样的动作,背后还有个很可怕的认知:​
我的世界只有自己​
我这样的举动,肯定会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
这些人,看到我这么为他们争取,一定会很感谢我​

但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在一些比我更优秀的人看来,​
或者是对于经营上有经验的人来看,我反而是对方最想屏蔽的人。​

想像一个场景:​
群里比我厉害的人,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赚钱概率特别高的项目​
但人手不足,他想找一个能信得过并且靠谱的合伙人​
他肯定从朋友中,或者学习环境中寻找适合的人​
这时候因为我的表现,对方肯定不会选我。​

甚至他可能会很庆幸,因为我在群里有这样子的表达。​
因为我一表达,对方就能够快速的分辨,这绝对不是我要的人。​

而且那时候我认为要回这99元,以及多拿了那个100g的档案,是一种很大的获得。​
但现在让我回想起来,当时的损失可大了,我不止丧失了一个学到的机会,​
我还丧失了,能够结交一群每天都能够打卡,很认真的同伴,同时我还丧失了认真的学会社群运营的方式。​

所以,那件事情过后,我大概有整整两年的时间。​
我都没有把社群经营好的经验,因为我的内心中就一直存在一个观念​
“我绝对不要当这种开了群已经收费,然后进群之后又要再继续收费的群主”。​

会让人感觉社群的付费会员体验感一定会不好,怎么又要付钱。​

所以,那两年的时间,我开了好多的免费群。​
但最有趣的是,我开了这些免费群,我开了免费的读书打卡营,​
我开了各式各样的免费群,我发现我累的要死,但是却一分钱都赚不到。​

每天看似很忙碌,很忙着经营社群,但是整个社群都没有产值。​
重点是这个群明明都已经免费了,​
但是每一天社群中还是有很多的纷争,很多的不满,很多的抱怨:​

这是什么烂交付?​
虽然是免费的,但免费的也不能交付这么差吧?​
……​
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一个人能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成,一个人能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大,​

真正的关键都不是能力到底有多好,而是认知到了什么样的阶段。​
这倒不是好与坏的认知区别,而是认知的广度。​

认知的广度会有个定义,​
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我能够先不用一个批判的角度去看他。​
也更有机会避免,因为犯这样子的错,而让自己被贵人列为“黑名单”。

3.3站在规则制定者的角度考虑,才能从别人身上真正学到​

记得那时候群主的读书打卡押金营,我的认知世界里面看到的只有又要来骗钱了,​
所以我就会站出来发出反对声音​

但如果我能够多想一点,我能够多看一点,我可能就可以看到更多背后的含义。​

他想筛选,他透过这种方式找出那些更认真的人,​
他想透过押金去激励那些原本自己在家可能叫不动自己的人。​
又或者是想透过这个过程去看更多优秀的读书笔记,​
……​

这些都是当我冷静下来再一次的思考,​
以及我尝试着让我能够多想一点的情况之下,我会想到的背后逻辑。​

也就是认知是一种看事情角度的多元程度,这个多元程度已经不论好与坏了,​
而是我们能够多看到一些,不止看到我自己想的。​

也能够去猜测为什么这个人会做这样的决定,为什么这个人会下这样的决策。​

因为当我想的更多,当我能看见的更多,我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批判。​
最怕的就是当批判一出来,我看到的只有抱怨,我看到的只有我失去的、我得不到的。​

可是我却看不到别人做这个事情的背后,有什么样子的更好的含义,可以让我学到?​
所以,认知越广的人,见识越多的人,所有事情的发生,他都能从中有学到。​

这背后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

一种是完全的批判​
群主你这样做就是不对,群主你这样做就是不好​

但第二种是​
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
因为我没做过,但我却能不用批判的方式,​
而是用,思考这规则的背后是不是有我不曾想过的思考点​

就像最近在看亦仁的文章,我很有感触的就是,​
当他说了我们接下来可能不打算留微信号,然后不能留微信号,也不能够是标题党。​
亦仁做了一段解释,就是我希望整个社群的风气跟讨论,能够变得更加的有质量,让讨论归于讨论。​

如果说你真的想链接某一个你很喜欢的人,你是不是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去找到他?​
就算这个文章里面不留微信号,你肯定能够找到他。​

所以,之所以会做这两个规定的原则,​
就是因为我希望让整个星球的质量能够比过去来的更高,所以做了这样子的决定。​

那做这个决定有没有可能要付出代价?​
当然有,我也在其他的群里面看过,有人就说:​

生财有术连微信号都不能留,怎么会做这么傻逼的决定?​

看到的当下,总会觉得,​
如果说我们可以多一点思考,有可能这样子的批判话术就不会出现,​
因为可能未来的某一天,你也会是那个需要下决定的人。​

回到前面的主题,『 批判』就是一个人收入没有办法提高的重点,​
因为批判,眼界跟格局都没有办法提升。​

4.直观式批判会进一步阻碍你的收入提升​
4.1做出批评行为的时候,会让贵人把批评者从名单里删除​

其实,批判这件事情,它真正严重的并不只是​
因为思维导致我的眼界没法打开,所以我就无法看到一件事情更深层的意义,这个其实是其次。​

更严重的是,当我在做批判这个行为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看见。​

有时候感觉是我在为了大多数人争取一件事,就类似​

为什么这个群不能够额外给出什么福利?​
为什么要安排这样子莫名其妙的机制?​
我觉得这个举动就跟傻逼一样​
……​
这类人,他其实只是为了争取自己想要的,​
但是他不敢说,他只好用一种我觉得大家都有这个需求,​
或者是我看出这个群有什么样子的问题这样的出发点来,去假装为大家争取。​

其实他只是为了自己要这个东西,但是他不明说,这种人其实很讨厌的,因为他的不明说。​

就会有一些看得清楚的人,会知道他这个举动的幼稚,或者这个举动的不成熟。​

当这样的场景发生的时候,这个人都不会知道他的表达,让身边的人对他有什么样的看法。​
如果说那个群里面,或者是那个环境里面,有一些很优秀,并且有一定经验、或者是实力的人,​
他们其实第一个心里面会马上把这个批判或者是假装为大家争取的人,直接就从他们的名单中删掉,​
这才是最严重的。​

因为收入能否突破,除了个人能力之外,​
第二个就是是否有贵人愿意提拔你。​

其实我们平时有很多的举动,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选择,把这些贵人屏蔽掉。​

因为我们做的那些行为,当我们在情绪相对平复的时候,再重新回看就会发现,​

怎么我这么愚蠢呢?​
怎么我会在那样子的场合说那样子的话?​
甚至我都不会去判断形式到底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在那个群里面,群内某一个挺优秀的人,跟群主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他不太说话。​
他的朋友只是为了想进群去找一些更好的人才,能够一起合作,或者是可以招聘的人才。​
结果这一类人却不太长眼地在里面看似表达自己很好的想法。​

但其实,这些举动都被明眼人放在眼里。​

所以,过于主观的批判举动,除了会让自己眼界打不开之外,​
最严重的就是我刚提到的,被贵人拉入黑名单。​

假设贵人看不见他就算了,我觉得看不见是小事,看不见顶多是因为我没有太出彩。​

但更可怕的其实是我表现的很差,被贵人看到,结果成了他未来不要接触的名单。​

这个事情就严重了。​
因为我的这个举动让这一些人他们不止有好事不会找我,还会跟身边很优秀的人说:​

哦,用谁都好,就这个人不能用,​
因为他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样子的事情。​

所以用了他,你一定倒霉。​

当我们的一些举动,导致在未来可能能够帮助到我的贵人,​
在贵人的名单里面被删除,甚至被特别的标记,我们想反转的难度就会变得特别高。​

4.2批判的行为,会让自己身边吸引一大群也爱批判的人​

第三个最严重的,其实是因为我这样子的举动,​
所以我就会吸引到很多跟我类似的人,他们也是喜欢这个,​
看似仗义,但其实是为了争取自己更大的利益,甚至他们只会抱怨,只会说谁谁谁不好。​

当我把这样子的人吸引到我世界里面的时候,我接触到的人都是他们,​
我得到的机会,我的合作伙伴也是这些人。​

也就是会因为我的举动,让我把更多爱批判的人吸引到我的世界里面,​
然后我身边的群体就会累积一群同类的人。​

可以想象一个场景:​

你凭自己的一己之力​
把一大群爱抱怨爱批判的人吸引​
跟你一起合作​

当有一天你不小心犯错的时候​
这一群人就会群起攻之​

因为你们都有一样的习惯,一样的看法,一样的做法。​

所以其实我觉得相比于贵人不帮忙,顶多是失去很多好的机会。​
更可怕的其实是,我们身边累积了一群同类的爱抱怨、爱批判、只顾自己利益的人,​
跟他们一起合作,只会会进一步阻碍你的收入提升。​

那这时候我们还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大、做强吗?​
肯定不会的。​

因为一大群同样思维、同样批判,甚至同样收入结构的人聚集在一起,​
最终得到的结果其实是不会上升的,而是只会停在原地。​

因为三个臭皮匠没有办法胜过一个诸葛亮,​
就像3个一个月只赚8000块的人,他们不可能讨论出一个月能够赚10万的的项目。

5.拿掉直观式批判,才能更有机会突破认知圈层,提升收入​
这一次的主题,主要想谈的就是​
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小小举动,一定得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这么做,有没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代价?』​

有些时候,少说一点话,多思考一点,谋定再动。​
其实我们能够避掉很多的坑,我们能够吸引更多的贵人,​
我们也能够让我们避开一些对于我们未来可能不会有帮助的人。​

拿掉批判,重回思考,让自己多想一点。​

当一个问题没有想通,第一刻不要直接反驳,​
当一件事情好像不如原本的预期或者期待,第一时间也不要反驳,先想想为什么?​

为什么他会这么做?​
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又或者带来什么样的坏处?​
他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所以做这样子的决定?​

因为所有在我们认知中的异常值,都是我们能够突破的关键。​

所以这是这篇文章我想谈的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我觉得真的很重要,就像如果想要提升收入,有一些在人际关系上的行为一定不要做,​
或者说有些思维跟习惯一定要避开,不然这些行为、思维、习惯,会极大阻碍你的收入提升。​

这篇文章我没有谈任何具体的项目、主业副业需要的能力、技巧或者方法论……​
但我觉得文章中的思维非常非常重要。​

收入提升和获得好的机会,其实是概率事件,但有些行为可以让这个概率提升,​
而有些行为会瞬间抹掉这个概率,所以一定尽量避免。​

因为这个是我工作13年来,我发现到大多数收入没法提升,​
迟迟停滞不前的人都会面临到的场景,也是我觉得最严重的场景(我自己也从中吸取了很大的教训)。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