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的实操技术
原创主任tz主任答疑解惑
体制主任说:快过年了,最近收到的咨询多是关于送礼的问题,送礼是门很高深的艺术,具体情况复杂多变。
我们说改变思维后,才能改变行为:比方说有人一提送礼物,认为这就是封建糟粕,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非社会化思维表现,你追一个心仪的女生,需不需要送礼物?哄老婆开心,需不需要在结婚纪念日、老婆生日的时候,给老婆送点礼物?
我们再往大了说国与国之间还要送礼,比方说谁当总统了,还要打个电话还要发贺信祝贺一下,想要进步,送礼是混社会的必备技能,不然的话你的职业发展就像蜗牛一样缓慢,当然送礼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能解决职场中遇到的一半以上的问题。
送礼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今天你送我点礼物,明天我送你点礼物,互相一交换,你们的感情才会升温。
观念在跑偏,干啥都白干!
骨子里不认同,从送礼的技巧到话术,全教给你,但由于你内心的不认同,表达语气、眼神、表情也会让对方感觉不到真诚,觉得有问题,还不如不送。
只有你自己认同,改变思维方式,就会让人感到真诚,送礼的最高境界就是送真诚,送感情,送祝福,通过礼物加深了你们之间的关系。
有人说我们领导在大会上说了,不准送礼,即使送礼也不会收。
我说小伙你太年轻啊,可以说不光中国,全世界的领导在大会上都这么说,他要是在大会上说能收礼送礼,离被抓进去就不远了。
领导在大会上的讲话都是场面话,说的都是符合他身份的话,稿子都是秘书给他写的。
还有读者咨询,送礼的时候,怎么分辨是真不收还是假不收?有的领导会说你把礼物拿回去哈,不然明天我就送纪委去,或者让司机给你送回去,那样就不好了,你该怎么说?
还有读者咨询一年送几次?是不是得越送越贵?是不是送了以后就得年年送?
全文共5000余字,全是学了就用,马上就能落地的实操技术,纯干货!
一、先从精神送礼开始
不要把送礼简单理解为送钱、送东西,礼本身无处不在,送礼也无处不在,送礼涵盖范围实际上非常广,因为它本身是双方善意互动达到目的的一种形式。
之前我写的一篇文章职场如何提供情绪价值?(精神送礼)说了言语、态度、行动、资源、平台、信息、知识、技能、礼品、金钱、美色、名誉甚至尊重和赏识都是礼物。
而且跟大家介绍了一下,言语上的送礼让人感觉易于接受,行动上的送礼让人觉得更真诚,态度上的送礼让人觉得被尊重,那么信息专业技能的送礼更显专属性和增加信任度。
很多时候领导不收你的礼,是因为没有到那一步,先精神送礼再物质送礼,最后物质送礼和精神送礼相结合,虚实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送礼一定要超出对方预期
其实很多人在送礼上遇到的问题,就是舍不得。
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就是格局太小了,给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超出对方的预期,比如说你去朋友家做客,你想带点水果去,那你一定要买市面上最好的水果,不要贪便宜买那种已经放了一两个星期卖不出去,一看就不怎么新鲜的水果了。
如果能够买一篮就不要只买一斤,如果能够买当季最新上市的水果,就不要买那种到处都能买得到的普通的水果。
做人一定要大气,你自己吃可以随便一点,简单一点没问题,但是给别人的东西最好显得大方得体一点,让别人收了以后会觉得很高兴,千金难买人高兴,而且对方也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大方,很会做事情,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讲格局,其实格局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它是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二种表现不要想送小礼办大事。比如说你想找你们单位的一把手办事,你送的是你们家乡的土特产,加起来不值100块钱,土特产能不能送?当然可以送,但是土特产只能用于平时加深感情。
比如说你出门旅个游,或者说你回了一趟老家,随手送一点土特产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用来求人办事。
送礼要分清楚目的,一般来说送礼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平时加深感情,另外一种是求人办事。
平时加深感情的话不要送太贵重的礼物,500以上2,000以下都可以。当然具体的还要根据你们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导的级别,灵活的去判断,去处理,我只是给的一个参考值,如果是求人办事的话,就要看你办事情的大小,不要显得太寒酸了,最好能够超出对方的预期。
有人曾经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他说我怎么知道对方的预期?其实我们已经走入社会了,即使你不太懂人情世故,但至少一些人际交往的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比如说结婚随礼,如果市场行情是600块钱,那你随一个800就属于超出对方的预期了,如果你实在是不知道市场行情,你就在自己的第一反应上加30%,一般就不会显得太少,这点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送礼的实操技术!
关于礼品,我给大家简单做一个归纳。
第一种是通用类的。
比如说我经常说的烟酒茶,如果实在不知道送什么礼,这三样选一到两样肯定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不喝酒的人他可能会抽烟,可能会喝茶,那不抽烟的话,他可能会喝酒,可能会喝茶。如果是送给女性领导,你可以送化妆品的套装、包包,这种也是通用的。
第二种就是有益健康类的。
比如说补品、保健品都可以,有些领导喜欢中医、喜欢养生,他很痴迷这个的,包括我们睡眠不好的,你可以给他送真丝的眼罩,不要送那种普通眼罩,那对女领导,有的女领导喜欢护肤,注重形象,那我们就可以送真丝的枕巾、香薰、香水、化妆品、面膜、眼霜,丝巾、钱包等等,
当然这些男同志你要注意了,你不要送女领导化妆品和香水,不要送这种贴身的,你可以送用来健脾养胃的保健品,这个是可以的。
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领导,难免身体上都会出各种问题,颈椎、腰椎不好等等啊。你可以送理疗仪、理疗枕头之类的。
第三种就是投其所好类
根据领导的这个爱好,比如说南方人爱吃甜食,那你就可以给他送一点知名的糕点,有的领导喜
欢收集明信片,那你去旅游了或者有外地朋友给他收集一点,还有的领导喜欢花,那你就可以给他送点鲜花,或者说稀有的花卉,咱们这个地方很少见的,很难买到的,或者是精致的花盆,哪
怕是一个好的土壤,很多领导对养花这个肥沃程度,什么干湿程度都特别有讲究,很懂。
如果你真的有一些好的土壤,你可以送给他,他还是蛮高兴的。
那比如说有的领导喜欢养生,那就可以给他送花草茶、养生壶,保健品那个足浴盆不是太大不好拿的话,那你就可以送他足浴包,比如说有一些什么功能功效性的。
那有的领导喜欢运动,那就很多了,比如说小型的一些器械工具,喜欢打球,那就送个球拍,送一个球,观察他喜欢什么,那比如说有的喜欢听音乐,那你就送他一个蓝牙音箱,这个其实也不难,你就看领导平时和你聊起来聊到什么话题比较兴奋,这就是他的爱好。
还有的领导他的办公室会放一些书画,他很喜欢收藏这些。
一个是有名的,知名的书画是比较贵的,绝对是上万的。这个就超过我们这种承受范围,本来就是增强日常感情,没必要送那么重。
你送书画,书画作品可以是你的大学老师写的,比如说他写的书法很好,你求到了一幅,你转送给领导,或者是你的某个长辈写字写的特别好,画画画的特别好,很大气,你装裱起来送人也是可以的。
第四种就是相对比稀缺的物品。
比如说你有亲戚在国外,什么俄罗斯的特产,泰国的特产,日本的什么东西,欧美的什么东西,
这种因为比较少见,平时超市里面也买不到,给人一种新鲜感,其实家乡土特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属于具有异域特色的礼品,最后一种就是这种时令的水果。
最好是进口的水果,比如说墨西哥的牛油果、泰国的山竹、智利的车厘子等等。你送一箱或者说送一个水果篮过去,这也是非常体面的,我觉得也没问题。
或者大家还可以选一些稀缺性、不容易买到的生活用品,比如说食品,你可以请海外的朋友去代购一些巧克力或者是咖啡,或者是国外有的地方有那种特殊的防虫药,防虫剂就是被蚊子叮咬了,点上以后效果特别好等等,就是在当地我们不容易买到或者很少见的,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它体现了你的心意,比礼品更重要。
五、除了领导自己,还可以围绕他的家人去送
比如说根据孩子和老人的需要,那孩子可以送一些学习用品,还有小孩子比较小,就送个洋娃娃,孩子上学了送个书包、送一些玩具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如果对方刚生了一个小孩,你如果去他家里,比如说有什么事情要谈,或者是做客,你能够给他的小孩带一套玩具,或者是你第一次见到他家的小孩,小孩又是刚出生不久,你能够带一个红包给小孩,表示说初次见面作为见面礼,我觉得这种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会让对方印象非常深刻,表明你这个人做事非常周到,非常细心。
有的时候给带礼物给他本人,甚至不如给他的小孩,给他的爱人,给他的父母,效果来的好,我给大家三个思路,一个是根据领导的兴趣爱好去送,第二个根据工作需要,第三个根据生活需要。
六、送礼一定要符合对方的身份及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大家知道其实这个社会说人人平等,不管是
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实际上每个人真的是差别太大。每个人的身份地位
不同,代表着他日常生活所享受的生活质量,以及所接触的这个无论是物品还是说日常衣食住行
的讲究是不太相同的。所以说对于不同身份的对象。
我们进行送礼,无论是言语上的送礼,还是这个态度上,还是物质上的送礼,我们选择的礼
品、礼物或者这个礼本身要求是档次不同的,即便是对于相同的人,那么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
选择的礼物这个档次也好,价值也好,包括送礼的语言和技巧也是不一样。实际上是考虑到了人的一种心态和他的实际情况。
你送一个富豪或者一个老总,你送给他一些米面油,这种对他而言是没有价值的,你可能送他一
瓶有年份的红酒,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更精巧的东西,对他而言能满足他的一些需求,他会认可你送的这个理由。
但是如果我们去探访一些困难户,我们给他送一
个很昂贵的红酒,或者是我们给他送一个很精彩
的艺术品,工艺品,送他一幅大师的画作对他也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他而言反而不如给他一些
米面油,或者是几百块钱、1,000块钱现金对他人更有意义。
所以说送礼要依据你自身的经济实力怎么样?你跟领导的关系怎么样?你要办什么事?你送的是a多大的领导?你所在的地方能够买到什么礼品?
你要送给谁?什么关系、什么人,决定了送什么东西、怎么个送法、送的频率怎样,所以,这东西不能机械照搬,一定要活学活用。
最后回答本文开头的两个问题
送礼的时候,怎么分辨领导是真不收还是假不收?有的领导会说你把礼物拿回去哈,不然明天我就送纪委去,或者让司机给你送回去,那样就不好了,你该怎么说?
首先说领导收不收是领导的事,你送不送是你的事,领导不要说明他纪律严明,你不送说明你不懂人情世故。
送礼表达的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姿态,是表达一种我记得你,我尊重你,我懂得感恩,我想向你靠拢的一种姿态,也是表忠心的一种方式。
你要彻彻底底的搞清楚,领导说不收是真的还是假的,万一领导只是客气一下?如果领导客气都不客气,那就没意思了,总得有一个推搡的过程,所以有的领导喜欢讲客气,看着你拎着东西进来了,说谁谁谁,你在干什么?不要搞这些东西,我不会收的。记得走的时候你把他拿走,结果你信以为真的,你出去走的时候,拿走了,可真就是个大傻帽。
但是有的领导确实态度很坚决,就是不想要,所以说我们说送礼要各种搭配,他如果实在不要,也至少把其中一个礼物收下,这样起码也起到了送礼的效果。
一年到底要送几次
我认为其实一年1-2次就够了,一般选在节日或者是平时有事情的时候去送都可以,比较大的节日一般就是中秋节和春节这两个节日隔了大概四五个月,你都去送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并不是说每一个节日都要去送,比如说端午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这种不算特别大的节日可以不送。
第二个问题就是今年送了,以后每年都一定要送?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每年都送的话自己可能会负担不起。我觉得如果你今年送礼,明年最好接着送,当然礼品的轻重可以有所区别啊。
维持感情的送礼可以轻一点了,求人办事的送礼可以稍微重一点了,感情的投资是长期的,不是一锤子买卖啊。
送礼不求人,求人不送礼,送礼送平时,不要给人一种太功利的感觉,做人是长期的,眼光一定要长远。
当然了,如果你实在是不想去,你觉得送礼对你来讲是一种特别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你自己估计以后再找他办事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那么你求人办事的时候送一次礼,以后就再也不去送了,你就把它当做是一笔交易,我觉得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个大家自己结合实际去考虑。
写在最后:
很多人在面对送礼的时候都有一个问题,就是脸皮太薄,其实脸皮薄是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障碍,因为我们都是读了十几年的书,接受的都是书本的圣贤教育。
课堂上和书本上的教育是不会教我们社会上的生存法则的,甚至有的时候课堂上和书本上教我们的东西会阻碍我们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
所以要改变思维,在改变思维和掌握理论和技巧以后一定要多去实践,所以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就是这样,你欠缺的可能就是一个行动,你去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