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是如何把人驯化成废物的?

“道德感”是如何把人驯化成废物的?
原创:U君公众号:赢在8小时之外

“道德高尚”是一个美好的品质,但是需要分时期、分地区、分场合。最重要的是,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如果你身处底层,有家教却没有家底,法家锁喉、儒家捏肋,没什么手段但是空有一身“道德感”那你就惨了。
因为你会陷入人人拿捏、任人宰割、万劫不复的境地,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今天我就跟大家从5 个角度来剖析,“没有根基的道德感”是如何把人驯化成废物的。

1.忠诚需要合适的土壤。
如果你在日本、德国或者澳大利亚工作,不论你是文员、技术员还是操作工,踏踏实实工作就行了。
不需要学习《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些东西,也不需要跟老板尔虞我诈、斗智斗勇。
换句话说,在这种土地上,无所谓忠诚不忠诚,大家都是按规矩办事,谁都不会被亏待。

但是,如果你在特定的土地上,人均资源极其稀缺,一切都向钱看,这时候你还傻乎乎地信奉“忠诚文化”,那你就惨了。
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印度的大部分职场来说,所有的忠诚、道德都是束缚员工发展的枷锁。
如果你老板的办公室里挂着“上善若水”或者“厚德载物”的牌匾,那我劝你早做准备,因为他早晚会坑你一把。

有些员工就很蠢,他真的相信“把公司当成家”“唇亡齿寒”这些文化,处处维护公司的名誉。
不仅如此,自己稍微有了“跳槽”的念头,就会立刻自惭形秽,认为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公司。
但真相很扎心:真正跟你唇亡齿寒的,不是你所效忠的公司,而是这家公司的死对头。

举个例子,市面上有两家外卖公司,分别是某团和某么。
如果你供职于某团,那你一定要祈祷,某么千万不要倒闭。
如果某么倒闭了,那么你的薪水肯定会降到最低,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网约车平台也是同理)。

有人会问:这个规则是不是只适用于外卖这种低端行业?
我的回答是:在特定土地上,所有的职场都是如此。
只要你是最底层的打工者,那么你一定要多关注同行公司和竞争对手,他们跟你才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我在《“高效赚钱”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里就说过:真正的聪明人都知道,职场是赚钱的地方不是讲感情、讲忠诚的地方。
每天上蹿下跳、好高骛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都比心无旁骛、低头做事、忠于公司的人更有前途。

记住,变富就是对贫穷的背叛,想要变富,就要走出舒适圈、克服虚无缥缈的道德感。
举个例子,我当年在国企里工作不到两年,就离职了。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过程很简单,当时我们班组有10个人,我在其他班组至少也有5个比较聊得来的朋友。

即使共事才一年多,但彼此就跟家人一样,那个环境就像家一样,甚至比家还温暖。

在这种情况下,提离职本身就有一种“不道德”的感觉。
但是,没办法,我如果想把月薪从3千元提高到 3万元,我必须经历好几次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我知道,无论从道德角度还是感情角度来看,“舒适区”里都很舒适。

但是,我的短板和瓶颈是“经济”,我的父母都是穷鬼,车房、彩礼都需要我自己去挣,所以我没有资格在国企那种舒适区里享受人生。
这时候如果你跟我谈忠诚,我会觉得你在跟我开玩笑。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2.底层男人要把经济放在欲望之前。
无论是沃伦·巴菲特还是罗伯特·清崎,还是其他的理财大师(比如我非常喜欢的 Kevin O’ Leary)。
如果你听过他们在私下里的访谈,你就会发现,他们对待婚姻、对待那方面的需求,都是很务实的。
他们的观点都是:如果你的目标是财务自由,而不是小康生活,那么你必须谨慎对待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

比如,很多人想要获得被动收入,又是买股票又是买基金,但他平时花钱根本没有节制、没有规划,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财富自由。
说得难听点,你不抽烟、不喝咖啡、不吃夜宵、不买华而不实的服装品牌,平均每天都能节省下来30 元钱。
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每天 30 元钱的被动收入,你知道需要多少本金吗?
所以,普通人如果不乱花钱,就是最好的理财。

而且,我刚才提到的那几种省钱方式,不会额外消耗时间,而且在健康方面还会让你受益。

我从来不推荐大家“不点外卖、不去外面下馆子、每天在家里做饭”,因为太消耗时间了,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其实,有理财意识的男人在解决“那方面”需求时也会非常理性。

首先,如果还没有成为理想的自己时,绝对不结婚,否则会消耗你大量的本金(买房、买车、给彩礼)。
不光不能结婚,就连谈恋爱也要谨慎,因为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精力、情绪,最重要的是,还会破坏你用来钱生钱的本金(因为需要买礼物)。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男人原本可以在 20-30 岁之间积累到第一桶金、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现金流的本金。
但就是由于他们不会管理自己的欲望,把时间、精力、本金都投入到婚恋上了,所以才会让他们在后半辈子一直奔波劳碌,永远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因为印度的婚恋市场跟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一样,年轻男性如果想要结婚生子,可能至少要准备10万美元的现金(这还是小城市)。
如果你有一丁点的投资理财意识,你就会发现这笔买卖非常不划算,尤其在 2019 年以后、房产开始不再增值的情况下。
当然,我绝对不是让男性同胞都戒色,而是要合理地管理和疏导自己的欲望。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3.把欲望金融化。
俗话说,食色性也,口腹之欲和开车之欲是与生俱来的,谁都不能忽视,也不能压制。
我自己是这样的:既不匮乏,也不放纵。
就拿吃饭来说,一日三餐我的预算是 100-150元,每顿饭 30分钟左右,不能超过9分饱,既要营养充足,又不能高油高盐。

因为我非常清楚,如果我花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在“口腹之欲”上,那么我肯定活不到 60岁,或者说,60 岁之后的生命质量就非常差了。
因为毫无节制的饮食会让人得三高、心梗、脑梗。

在开车方面也是如此,现在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每周开2次车、每次1个小时左右,就挺舒服。
而且,平均每次的成本不能超过 1000 元。
注意,我说的不仅仅是去4S 店做保养,即使正常谈朋友、甚至长久结合,我的预算也是这么多。

如果一段关系让我平均每次付出的成本超过1000元,我就会觉得非常划不来,太冤枉了,
因为我的驾驶技术还挺不错的,我和车辆都是享受,凭什么让我付出高溢价?

当然,我之所以有底气这样说,是因为我把很多事情都看透了。
就像我在《如何预防 AZ 病》这篇文章里说的:我已经不再受道德洁癖的约束,而且我也没有传宗接代的执念。

除了食色,现在穿衣服我也非常在意“投入产出比““性价比”这些概念了。
比如,身上穿的衣服,尤其是纯棉、聚酯纤维这种大众面料的衣服,我基本在优衣库、迪卡侬和BIGOFFS 这种折扣店解决。

一件T恤几十元,一件衬衫一百多元,能穿三五年,而且不变形、不变色。
当然,鞋子、羽绒面料、羊绒面料的衣服我还是会选择大品牌,不会选择折扣店。
总之呢,如果我花 500 元买了一件纯棉的T恤或者衬衫,我就会觉得,我浪费 400元本来可以用来“钱生钱”的本金。

4.想要开车,要抛弃道德枷锁。
几乎 100%的汽车都自称喜欢正直的、道德高尚的司机,但是内心里,80%的汽车都喜欢敢于上手、敢于说一些“突破底线”的话的司机。

所以,如果你在开车这件事上,总是循规蹈矩,总是考虑对方的感受,总是不敢突破道德底线,那么你将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开不到车。可能是10年甚至是 20 年,直到你的欲望褪去。

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点,你必须学会在开车这件事上变得大胆、庸俗。
在聊正常的话题时,你就要做一个正常人;但是在聊开车或者相关的话题时,你必须要做一个“不正常”的人。
说白了,你越早捅破窗户纸就能越早开上车。
你如果总是迟迟不敢做出第一步,不敢说大胆露骨的话,那么对方在潜意识里也会觉得跟你相处很无聊。我这些还都是说正常的交往。

如果去 4S 店做保养,那就更需要你迈出第一步了。
我在《聊聊汽车的“手动保养”》这篇文章里就说过:你先按照我给出的原则去挑选店铺,找到合适的之后,在保养的过程中,你多上手。
如果汽车没有给出明显的拒绝信号,那就说明有戏。
《金平梅》里王婆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时候就用了“十光计”

大概内容是:邀请她过来裁衣服,她来了,第一步就完成了;如果让你们两个人共处一室,她不拒绝,那么第二步就完成了…
到了第十步,发生肢体接触,她没有明显排斥,那么好事就可以促成了。
在现实的开车案例当中,其实根本用不了十步,三步甚至两步就能确定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抛开道德枷锁的束缚。
如果你无法摆脱道德枷锁和洁癖的束缚,那你就花100 万元买一辆自己根本看不上的三手汽车吧。
而且,你开上一年就会腻的,而且对方也不会看得起你。

5.择偶时尽量避开孝顺父母的孩子。
如果一个女人很听父母的话,如果你敢娶她,
那么她在婚后会源源不断地给原生家庭输血,而且会觉得理所当然,直至婚姻崩溃。
如果一个男人很听父母的话,如果你敢嫁给他,那么他在婚后一定会跟他的父母联合起来欺负你,直至婚姻崩溃。

因为人类之所以能进步,就是因为下一代能跟上一代对着干,听话、孝顺的人绝对没出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挺直脊梁。
自己刚刚积累了一点能量,父母只要跟 ta一联系,ta 身上的那点能量也都会被抽走,然后继续当一个人人拿捏的傀儡。
当然,这种人只会被父母和外人拿捏,对他们都和颜悦色的,像个绵羊。
但是,回到家之后,他们对另一半就非常凶狠。
因为能量是守恒的,这种废物在父母和外人身上损失的能量,得在另一半身上找补回来。
总之呢,如果一个老板整天把“大义”挂在嘴巴,一个异性整天把“孝顺”挂在嘴边,那我劝你抓紧远离他们。
因为凡是宣称自己很有道德的,大概率内心极其龌龊。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