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总司令:人成长的三个关键时刻

A361:人成长的三个关键时刻!
原创:觉悟者 守夜人总司令

读过《关注自己的人,才会活的不错!》的人就会明白,人的成长就如同一棵树的生长。
树上的年轮记录着生长过程中每一年的状况。四季轮替,春华秋实,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节奏。然而,这是种理想状态。

7-12岁的少年通常都在小学课堂里上课,然而,是通常情况。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人在这个阶设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是不在课堂里上课。
这就是一种缺失,这种缺失会在其内部的精神结构和生活处境、社会关系等一些列问题上引发连锁反应,它带来的后遗症是显而易见的。

在你在有了巨大变化之后遇到一个多年前的故人,只需简单的聊几句,你就会发现你在对方的记忆中,切都还停留在当年。对方在判断你的时候也完全按照记忆中的样子生搬硬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因为在对方的脑海中,关于你的一切就是那些熟悉的记忆以及那个可以对号入座的模型。超出这些的部分都会被自动屏蔽。

人的可悲之处恰恰在于: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被父母或者老师否定过,被乡邻嘲讽过,被当年仰慕的女生无视过,或者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遭受过出乎意料的失败,往往会一直把目光聚焦在那个点上并耿耿于怀,甚至会有一种力是怂恿着自己去向向自己证明些什么。
事实上,你无法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思维惯性以及这种惯性下的确定性判断。而且,是你觉得无比重要,别人根本不在乎!
退一万步,就算你用事实证明了对方错看了你,对方要接受这一点,就需要推翻自己熟悉的固有认知并承认自己没有眼光,甚至无知和狭隘。
请问,对方承认这些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获得对自己的彻底否认和被你打脸的嘲讽?所以,你的这份倔强更不毫无意义。
不恋过往,不惧未来,才是一个成年人正常的姿态。 否则,就是被卡在了过往的某个阶段,虽然年龄渐长,时光流逝,你却再也没有往前走过.…

不管一个人后来是变得十恶不赦,还是变成万里挑一,在最初的儿童时代,对父母的依赖是唯一的。
小朋友在人群中会第一眼就发现自己的父母,他们的眼中也只有父母,同时,也渴望父母的眼中只有自己!
小孩的世界就是这么的纯粹和简单。一切泾渭分明,仅仅用好人和坏人的评判就能把整个世界分的一清二楚。
小朋友的心智和行为的特征具有这样的明显特征:
1.一切清晰简单有章可循,且泾渭分明。
2.高度依赖,自己和对方都必须是唯一。
3.所有的需要都应该被无条件满足。
4.自己可以闯祸,但不用负责。
如果自我对照一下,会发现许多人的状态差不多都停留在这个阶段。虽然脸上已经有了岁月雕琢的沧桑,内心却依然是少年。
这并不是什么赞誉,而是一种悲哀。
春华秋实,与季节不搭的瓜果必须在大棚中才能生长!

徐悲鸿曾经说过:初学者宁拙勿巧,纲举目张,先要抓住型,而无需顾及明暗层次和细节的处理。
在人的年阶段,一个人缺乏理解外部复心智不够成熟的青少年阶段,一个人缺乏理解外部复杂世界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如果一直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中,就如同地基还没有建好就开始在上面负重,这很容易倒塌。搭过积木的人应该清楚:如果你的底层不够牢固,你每往上加一点东西都会心惊胆战,因为你搞不清楚它会不会引发整体的坍塌。
如果在一个人的少年时期,其心智和认知能力还不能成体系的时候,就需要他对复杂的问题做出判断。那必然会造成前面说的状况。即便在这个人成年之后,依然会对一切都将信将疑,对所有未知都恐慌无度,进退失据。

人的小时候在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过程中,不仅是探索未知,也是在反复的确认自己。因为人以自己为丈量外部一切的标尺,唯独无法以此来丈量自己。
为什么不能,我们在《A352:重建自我的判断系统!》等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论证过了,在此不做赘述。
总之,人在成长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建立的关系决定了自己如何理解自己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是最小的模型,以后的一切探索和扩展都会以此为模板。
比如说,小时候你的成绩不温不火,做事也不起眼,总是被家里人无视,周围的人也不对你抱有什么期待。
你与周围建立的这种关系,以及周围给你的反馈,既为你对自己的判断定下了调子,也勾勒出你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础模型:你渴望得到周围的关注,但你并不相信会被周围注意到。
你渴望被认可,但你不认为自己具有什么值得被外界认可的地方!你在家里或成长环境中缺失的部分,你会把它转化为更加浓烈的需要投射到某种自己可控的关系中!

小朋友在1-2岁的时候,做什么都让人觉得可爱。父母会无限的迁就。
长大到4-5岁的时候,他们自己会感到很不适应,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耐心,反而会生气并变得绝情?
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更不清楚这个长大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的父母以及周围的大人却以“长大”的标准来对待他们。
于是,他们感到不适应,似乎外部的世界突然发生了改变。他们需要根据这些反馈重新调整自己。
许多自卑并习惯性以讨好的方式与外部打交道的人,往往都源于这个阶段的第一次自我重构的失败。

一个小女孩不知道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事实上,她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有一个叫年龄的东西在悄然增长,而且没有跟她打招呼就改变了周围人对她的态度,而这种悄然改变的依据居然就是她的年龄!
没有人告诉她更多的东西,她只是逐渐发现在自己以同样的方式与外部打交道的时候,得到的反馈不一样了!
自己有需求的时候,以前总是能被未卜先知的察觉,现在却不再有人主动察觉并恰到好处的满足。自己如果不说出来,周围的人就不在意了。
这种失落感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也不知道如何去摆脱。面对这些不爽,好像只能发脾气才能缓解一下。
然而,即便是自己发脾气,父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哄自己了,而是也以发脾气或者疏远自己的方式来对待。
这种始料不及让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了弱小和无助,没有了他们的在乎,那种被抛弃的恐惧感让自己害怕极了…
于是,她发现自己不能发脾气–即便是面对不知所措的事情也不能发脾气–因为发脾气会反而更会让父母和周围的人讨厌自己,远离自己,抛弃自己!
渐渐的,她害怕自己的行为惹别人不高兴,害怕自己的诉求被拒绝,慢慢的对周围人的态度的变化变得极度敏感,害怕失败并尽力的回避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情,甚至会主动去做一些让别人喜欢自己的事…
上面虽然是用小女孩举例,其实小男孩也是一样的。
这是人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第一道坎。
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分流工程,许多人终极一生都在应对因这次自我重构的失败所衍生出来的各种后遗症!

人的第二个阶段是独自参与社交的时候–不管是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总之,它意味着小朋友需要开始学会独立与外部世界打交道。
在这个模型中不仅存在老师这样的权威,还存在“执法不公”这样的可能。与之同时,不管你以什么样的心态与别人打交道,对方未必能够按照预期回应。
这种不匹配、无回应、被拒绝的挫败感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后遗症,将会第二次对精神结构中的抽象自我进行重构。

第三个阶段则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基于繁衍这种天性使然,在这个阶段逐渐打开异性相吸的阀门。
人心中的白月光是由许多种不同的形象叠加而成,那形象或许来自某部电影,或许来自某部小说,或许来自生活中遇到的某个人的某个瞬间。
总而言之,它是由许多种美好叠加而成,最后变成了你心中朦胧且唯美的剧本。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在你会拿着这个剧本和那个美好的形象为蓝图,并不断地添加更多的细节,让它变成更加鲜活并具体适应每一个阶段的诉求。
当你在现实的尝试中遭遇挫败之后,你会把自己缺失的这部分的反面添加到这个剧本中–换句话说,你剧本中的叠加出来的那个形象必然能理解你的这部分缺失,而且毫不在意。甚至会主动的宽慰和鼓励你,以免会让你自己在意..

许多男人说自己想找个同甘共苦的女人,翻译成白话文,共苦是真实诉求,同甘是空洞许诺。因为自我缺失的存在,对自身和未来都充满不确定,这种不确定会进一步激活记忆中第一个阶段害怕被抛弃的恐惧感。因此,自己心中那个剧本中的形象是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人,哪怕自己一无是处!
所谓共苦,就是能无条件的理解自己的这种无力,还要能无条件的长期忍受这种状态..

许多女人说自己想找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这个爱字往往包罗万象,如果具象化,对标的形象就是自情窦初开时以来,心中的那个剧本里不断叠加出来的形象。
那是一个比父母更懂得自己需要的人,也是一个比父母更能包容自己所有缺陷的人,还是一个比父母更能满足自己各种诉求的人。
最最关键的是:他是一个自己内心无比期待拥有,同时又无比坚定的相信根本不存在的人!
所以,绝大多数人越到后面越变成:我不知道我要什么,我很渴望拥有,但我又不相信我能拥有。既拿不起,又放不下…
以上的状况其实都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第三阶段重构自我失败后衍生出来的状况。
绝大多数人都被这三道坎卡住了。
有的是被某一道坎卡住,有的是三次自我重构都失败了,衍生出来的后遗症相互叠加,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在后续的生活中不断给自己制造出各种形式的障碍。
而且,心中的那个剧本也被自己不断修改的越来越偏离现实生活很远很远! 继而四处碰壁,求而不得,暴跳如雷,心灰意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我救赎的道路很崎岖!
生活中绝大多数各方面都很平凡,往往也没有什么长期目标,任何需要持续坚持且有些挑战的事都比较容易放弃。
逆天改命的事情,不仅需要有清晰的认知,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策略,更需要持续且有针对性的矫正实践:不抛弃、不放弃、不退缩!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