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绝望:为什么底层是互害思维?

底层的绝望———为什么底层是互害思维?
原创:老秘书 公众号:老秘书
#那些不可不知的人性真相

为什么你总是被欺负?因为你不懂人性,过分善良就是一种纵容;
为什么你总是被欺骗?因为你不懂人性,交浅言深是大忌。
为什么你总是被利用?因为你不懂人性,飞鸟尽良,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为什么你总是成为棋子和炮灰?因为你不懂人性.
这个社会有两套规则, 一套是显性的, 一套是隐性的。

直面人性,才能认清真相;
直面人性,才能合作共赢;
直面人性,才能成为强者;
直面人性,才能改变命运。

本专辑计划更新6篇文章,每两天更新一节,两周内更完,每篇文章6000-8000字。
今天更新第二个专辑的第一篇文章:底层的绝望————为什么底层是互害思维?

在知识星球,我经常会接到大量的会员提问,提问者有很多是来自一些基层的单位,比如基层的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包括一些基层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老师。
所谓基层, 一般的定义就是区县及区县以下的单位。
这些会员的有一些提问,说实话,令人十分震惊,也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恶的一面。

什么打小报告、造谣、污蔑、抹黑这都是小事,还有的是互相人身攻击,言语的辱骂,故意陷害。
甚至有的领导给下属布置工作,下属直接给回他一句,去你X 的,滚。
为什么这个下属这么牛呢?因为他是过硬的关系户。

总之在基层,各种奇葩的事情你都可能遇到,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昨天晚上十点钟左右,我的一个会员还写了很长一段话发给我,诉说她在基层的痛苦遭遇,具体的事实我就不详细说,因为这种事情是说不完的,每个身处基层的人都能说出一箩筐。
我的职场生涯,其实总体上还是比较顺的。

我在基层也待过,不过我待的那个基层单位,是正处级单位,级别也不算特别低,而且我只待了半年左右就调走了。
说实话我一路走来,也见识过各种蝇营狗苟,见识过人性的各种丑陋的一面,但总体来说,我身边的同事、领导,我认为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这几年新进来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学习能力、执行力、综合素质都比较强。平时沟通协调、开会、处理事情,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我一路走来,也遇到很多帮助过我的贵人。
面对知识星球这些的问题,说实话,我有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是不是因为我的智慧不够呢?
是不是因为我在职场的权谋手段不够呢?我认为不是,是因为我今天要讲的这个话题:底层是互害的思维。

如果你不离开这个污浊的环境,你整天都会深陷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
你必须接受这一点,底层的问题,常常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很多时候,底层比拼的是谁更不要脸,谁更野蛮,谁更横,谁更不择手段。
底层有些人,非蠢即坏,有的既蠢又坏。
如果你是一只小绵羊,你本着与人为善的原则,总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你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

你如果身在一个“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的地方,你必须转变思维,认清人性的真相,具备识人的眼光、平事的手段,才能过得稍微好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接下来详细展开来跟大家说一说:
以下为约6500字深度长文,一如既往地精彩。

01、底层往往是各种失意人群的聚集地
在大多数单位,领导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说某个年轻人不好用,工作态度特别差,故意摆烂。
机关单位下面有下属的二级单位、三级单位,行,那就把他放到下面的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去。
某个中层领导,他所在的部门老是出问题,这个领导既不会管人,执行力也差, 一把手反复强调过的事情,他敷衍塞责。行,那我们开个会,研究一下,把这个领导弄到下面去,当个边缘化的副职。

如果这个领导级别高,没办法当副职,你不能给他降级啊,那就给个正职吧。但是不能调去好单位,把他弄去差的、边缘化的、无关紧要的下属单位当正职,级别不变。因为正职还是挺重要的,一个差的正职会把单位的风气都搞坏。
再比如说,某个领导,因为某种原因被处分了,或者出了什么问题被问责了。行,把他弄到下面的单位去下放。
与之相反的是,下面的单位,某位领导干出了业绩,把单位搞得有声有色,工作有亮点、有成绩,领导水平非常高。单位的一把手觉得这个干部不错,要重用,就把他从基层二级单位搞到机关来,当重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一把手发现下面单位有一个年轻人,写材料不错,参加各种竞赛总是得奖,这个年轻人借调上级单位期间,经常被表扬,形象气质都非常好。行,咱们机关部门正缺人呢,把这个年轻人调上来吧。
所以这就导致了一种资源配置上的马太效应,越是级别高的单位,越是好单位、好部门,越是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越是基层单位,越是差的单位,全都是失意的边缘人。
在这些单位,有的人要么是把这个基层单位当做跳板,时刻想着跑路,比如遴选考走。
要么很多是找关系塞进来的人,能力水平都不怎么样;要么是被处分被问责的失意之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一肚子怨气,要么是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不行,要么是情商甚至智商都有缺陷的。

所以我说,底层往往是各种失意人群的聚集地,这种地方往往戾气比较重,而且这些失意的人,内心往往会有一种被抛弃、被流放的感觉,所以他在工作当中情绪也非常不好,动不动发泄情绪。
他觉得,我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已经这样了,领导还能把我怎么样?干脆破罐子破摔吧,所以导致整个单位的风气也很差。

也许你们单位没有二级单位,但是你们肯定有窗口单位,没有窗口单位,肯定有养老的、边缘部门,你观察一下,是不是也有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
往往在重要科室、重要部门,领导身边工作的,都是情商比较高,比较厉害的人,那些放在边缘部门的,都是情商不怎么样,工作能力也不行的。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底层往往是各种失意人群的聚集地,他们会有一种我过得不好,你也别想好的心理,也就是我们说的互害。

当然我说的底层,并不完全指基层,只不过我把基层当做一个样本来进行分析。
看这篇文章的有不少都是基层的同志,基层也有不少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真诚待人的好同志,我尊重基层的辛苦与付出,无意贬低基层。

02、底层进入的门槛比较低
基层的同志,不要觉得被冒犯了,咱们就事论事,我刚才也说过了,我能够理解基层同志的不容易,基层也确实有很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基层的进入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要求也不高。你可以跟我说,现在清华北大毕业的都去街道了,以此来反驳我。
但是咱们实事求是地说,基层单位,进入的门槛相对是比较低的。现在这个学历内卷的时代,确实有一些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都去了基层。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现在基层还有大量的60后、70后,他们当中有的是接班进来的,就是父母是单位的职工,然后子女就接班进来了;有的是父母一方因公去世了,然后子女就顶班进来了。还有的初中毕业去当个兵,然后就分配到单位。
他们工作的这几十年当中,经过改革,有的单位经过重组、机构合并,说实话单位待遇还相当不错。

按照他们的能力、水平、学历、素质,说实话,放到社会上的话,他们是很难进入这么好的单位的。
有的会员跟我说,老秘书,我觉得我们单位有些职工,真的,菜市场卖菜的没什么学历的大爷大妈、单位搞保洁的阿姨,都比他们素质高。
一方面来说,基层进入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中央部委、省直单位,你要么是考不上,要么是不让考,不够资格考,你才选择了基层,然后一线大城市你不敢去,才选择了偏远落后的基层单位。
另一方面,因为历史的原因,基层人员来源也比较复杂。有合同工,有聘用制,有接班顶班的,有当兵几年分配的,有部队转业的,有以前给领导当司机,后来利用机会转正进来的。
反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各种渠道、各种手段进来的人都有。
这个我就不详细分析了,大家基本上都能懂。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我,老秘书,你老是提学历,说什么学历高的人综合素质高,难道清华北大的就一定比二本三本优秀吗?他们就一定素质高吗?

我不是唯学历论的人,大家听我的课都知道,我反对一味追求高学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从大概率上来讲,学历高的、名校的、经过重重严格筛选的人,他们的规矩意识,服从意识、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是比较强的。
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许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在培养规矩意识、服从意识、理解能力、执行力上,还是没问题的。
我明显可以感觉得出来,名校的孩子,你交代他一件事情,他的执行力和理解能力,比那种普通学校的孩子要强。

我们很多人可能读了十几年的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阅读能力都过关。你不信的话,你写一篇文章,发在网上,超过八百字,很多人就理解不了。
有的人会把你的中心思想理解偏,他会揪住你的某一句话进行放大,他们抓不住主旨。他们也不是故意这样的,说白了就是理解能力不行,阅读能力不过关 。

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对一个人执行能力、自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筛选的作用。你执行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自律,心态很容易崩,你要想把考试考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不夸大考试的作用,但是考试有它的筛选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好的企业,包括互联网公司,大多数愿意招名校生。
我刚才说了,名校的、高学历的,当然也有奇葩,但是从招聘成本上来说,招名校,招高学历的,招到人才的概率更大。

我招100个人,有20个事奇葩,跟我招1000个人,有20个是人才,那我肯定优先选前者,对不对,我不愿意从大海中去捞金子,我只会愿意在金矿中来寻找金子,这是一个成本问题、效率问题。
这是我讲的第二点,底层进入的门槛比较低,人员的来源比较复杂,尤其是一些国企,你不打听,会觉得大家都是很公平地通过招聘进来的,都没什么背景 。
你仔细一打听,会发现身边的同事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背景,尽管这种关系背景没有大到能完全决定个人升迁的地步,但是他们背后都是有人的,只是这种关系背景,如果人家不说,你也不知道。

03、底层的运行逻辑是丛林法则
我在前面讲了,底层往往比拼的是谁更不要脸,谁更野蛮,谁更横,谁更不择手段。
如果你是一只小绵羊,从小是个乖孩子,你本着与人为善,你总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你就会别人踩在脚下。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底层的运行逻辑是丛林法则。
什么叫做丛林法则?就是你越是弱小,越是温良恭俭让,你越会吃亏。

底层是弱肉强食,你弱,你就是别人碗里的肉,你强,你就是吃肉的人,你得到的利益就多。
因为底层在文明、制度、规矩方面都被破坏了,不起作用了,或者说失灵了,制度、规矩的约束作用非常的弱。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之前疫情的时候,在城中村的小区,有人买的药,外卖送到门口,无接触配送,没有及时拿,就被别人拿走了。然后去找物业,说要看监控,物业根本不理你,物业说你去找派出所吧,我们没有权限调取监控。你多说两句,他还对你骂骂咧咧。
但是在高档小区,邻里之间的氛围就不一样,真的不一样,有的邻居是医生,白天上班,晚上免费给大家提供网络问诊,如果谁家有人生病了,可以免费咨询他。
有的邻居家里有多余的退烧药,暂时用不到,非常大方地给需要的人送过去。谁家的小孩在家自学上网课需要打印试卷,有邻居家里有打印机,愿意免费为有需要的人打印试卷并且送到门口,大家都是互帮互助。

最近这几年,有些研究生,去了乡镇,去了基层国企事业单位,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完全没办法适应这种丛林法则的生态。
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对人要有礼貌,要谦让,要讲规矩,要勤奋认真、要踏实工作,要听领导的话,要跟同事和睦相处。

但是在基层,这套法则通常会失灵。你越是礼貌客气,别人觉得你软弱可欺;你越是勤奋努力干活,你手头的活越多。甚至有的人会来指责你,说你这么认真负责干嘛?你是想表现你自己吗?你是想接领导的班自己当领导吗?有的人就是当着你的面这样说。
在基层,如果你是女的,你要泼辣一点,你是男的你要粗犷一点,你文文静静的、斯斯文文的,就容易被人欺负。

这是我讲的第三点,底层的运行逻辑是丛林法则,所谓的道德感、羞耻感、与人为善,所谓的制度、规则,经常处于失灵的状态,你必须活得像个野蛮人,必须彪悍一点,才能活下去。

就像城管执法,为什么经常会有暴力执法的现象?
我当然旗帜鲜明地认为暴力执法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先抛开是非不谈,我们多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
除了个别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暴力执法的现象?
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就是底层是不讲规矩的,我不知道看本篇文章的有没有基层执法人员。

你会发现,你在基层执法,如果你温良恭俭让,你说,请您不要在这里摆摊,如果您要是继续在这里摆摊的话,我就要生气了,我就要没收你的商品了,小商小贩是根本不听的。
有的时候你不凶一点,你不狠一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是很无奈的一个现状。
这是我们讲的第三点,底层的运行逻辑是丛林法则,是无序的状态,是道德规矩失灵的现状。

04、底层互害的成本相对较低
为什么底层会是丛林法则呢?除了我刚才讲的,规矩、制度、道德被破坏,规矩、制度、道德的约束力在这里失灵以外,除了我们前面讲的人员素质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底层互害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身处底层的人,他们不需要考虑名声,不需要考虑长远利益。
级别高的单位,难道就没有互害吗?就没有举报、污蔑、造谣、抹黑吗?我告诉大家,也有。
但是大家在平时工作的时候,见面的时候,明面上还是会客客气气,而且即使是采取伤害的手段,也会考虑自己的名誉,自己的名声,你万一搞砸了,你在这个圈子里就没法混了,山不转水转,大家以后还有交集。

而且高级别的单位,虽然人际关系也相对固定,但是它有上升空间,有流动性,不像基层,大多数人股级干部到头了,幸运一点能副科级、正科级。
在基层有些人他根本就没办法升迁了,他一辈子只拿最基层员工的工资,但是你又开除不了我,我就摆烂,我就害你,你能把我怎么样,我烂命一条,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没有什么长远目标,我的长远目标就是在这个单位,在这个岗位混到退休。
但是在高级别单位,你从科级、处级一步步往上走,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你得考虑长远。你害别人,成本是比较高的。

底层往往资源比较有限,就那么点资源,不够分,大家的精力都不放在怎么提升工作能力上。

为什么呀?因为工作能力对个人进步的作用占的比重非常小。你能力越强,反而越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大家都很平庸,你能力突出,你就显得鹤立鸡群。
于是大家都是互相踩,你踩我,我踩你,都把心思放在怎么勾心斗角上。

还记得我以前讲课时讲过的螃蟹效应吗?
把一群螃蟹放在一个桶里,每当有一个螃蟹想爬出这个桶的时候,别的螃蟹就会用钳子把他拉下来。
我不能出去,你也别想出去。
就像农村,我曾经讲过一节课,叫我为什么没有乡土情结?

大家印象中的农村都是民风淳朴的,但是如果你真正在农村待过,你就会发现,两家人可以因为一点小小的利益,大打出手,小到两个小孩子打架,小到你家的牛吃了两口他家的麦苗,就可以发展成为两家人的斗殴,甚至发生命案。

有在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同学跟我讲,他说在农村信用社,经常会碰到让人崩溃的事情。
国家每个月会给老人发一笔钱,一百多块钱,比如明明是发120块,有的老人非得说是130块,然后说你怎么贪污了我十块钱?就在窗口大吵大闹,窗口的小姑娘都被急哭了。

你跟他解释,说钱是国家给你发的,不是我们银行说发多少就发多少,我们也不可能贪污你十块钱,然后老人就冲着窗口吐口水,骂各种难听的话。
还有的老人不识字,说要办卡,但是办卡要密码,他说他记不住密码,不想设密码,你又得苦口婆心跟他解释,不设密码你的钱容易被别人取走,他就说你故意刁难,要投诉你。
有的同学在基层法院工作的,他跟我说,我们跟当事人非必要不接触,如果要接触一定要在有监控的地方,你一定不能出于好心,跟当事人有任何私下里的接触,不然他可能会把你弄得身败名裂。

做好人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鲁迅对于那些愚昧的人,用了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的不幸,感到悲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他的不争,感到愤怒。
这个不争,你可以理解为不争气,也可以理解不斗争,你自己去理解。这种事情我都不想多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05、怎么办
有人说,老秘书,被你这么一说,我感觉我在基层待着都绝望了,怎么办呢?
我给大家两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尽量远离底层。
不管是哪方面,工作、婚姻、交友,我们都不要让自己沦落到底层。
你去住二十块钱一晚的宾馆,肯定会遇到随地吐痰不讲卫生的,但是你住两千块钱一晚上的五星级酒店,遇到这种事情的概率就会变小。
你住在城中村,各种脏乱差的现象就会比较多,邻里之间也容易发生各种矛盾,自私自利的人会比较多。你住在高档小区,大家互帮互助,会更文明礼貌一些。

有一句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说你粮食充足才会懂得礼节,你能吃饱穿暖,你才会知道荣誉和耻辱,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远离底层的命运,远离丛林法则的竞争模式,生活在一个更加文明,更加有序,更加遵守规则的地方。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讲解,我的观点是人受到后天教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人首先都有动物性,但是后天的教化,尤其是文史哲的教化,会让一个人更接近“人”的状态,摆脱作为动物的野蛮属性。

第二,努力适应底层的规则。
有人说,老秘书,你说得轻松,难道每个人都能远离底层吗?离开不了怎么办?离开不了,你就要去适应底层的规则。
大家要知道,直面问题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面对问题时候有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种应对方式是充满幻想,第二种应对方式是充满抱怨。
什么叫做充满幻想呢?就是希望事情能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去发展,比如我工作干得多,所以我应该得优秀,这个叫做“应该思维”,希望事物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

什么叫做充满抱怨呢?就是反复诉说别人有多奇葩,别人有多糟糕,领导这不好,同事那不对。
对,没错,也许你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没有帮助,事情也不会按照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只有直面问题,想办法去适应,想办法去解决,才是重要的,能改变的去改变,改变不了的去接受,就这么简单。

所以当你身处底层的时候,你就得放下你的阳春白雪,放下你的幻想。
《毛选》中有一篇文章,叫做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以后我有机会给大家讲解这篇文章。
直面问题,没有任何借口,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你要丢掉你的学生思维,丢掉温良恭俭让那一套东西,你想想,你既有知识有文化,有格局有远见,你同时又具备底层的斗争智慧,你就会成为一个能适应底层生态的人。

最后我要再补充一下,我这里说的底层,不仅仅指基层,只是拿我熟悉的基层职场来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我相信未来基层的环境会越来越好,随着95后、00后一代慢慢成长起来,随着之前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方式进入单位的人退休,基层的生态会越来越好。
最后,我也送大家一句话: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 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
当下属的时候,你不是任 何人的附庸,你拿的钱也不是从某个领导或者同事 腰包里掏出来的,你不需要对任何人低三下四。
当你有一天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要记住,你也曾经当过下属,对自己的下属好一点,多一点换位思考。
我在网上讲课这么多年,全网课程总播放量上千万次,会员有一万多,听过我课的人有几十万人,你们当中的很多人,现在或者将来,都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请记住,你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个社会就会是什么样的。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归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产生版权问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